这是建立和培养社会关系的能力。社会交往是交往能力的一种表现,交往也可以指向动物、植物或者物体。其他现实能力构成了选择交往的标准:一个人会期待另一个人礼貌、准时、有条理、从事某一领域的职业等,并且寻求符合这些条件的伴侣。
对于这个能力有很多争论,它应该属于社会行为的继发能力还是属于情感关系的原发能力。争论的理由是:因为交往/关系的能力涉及到与他人的互动,那么会更多地表现为社会行为。我曾经也很以这种论点为然。但深入的思考和对来访者以及世态人情的考察,让我坚定了“关系”能力是原发能力的认识。我们能看到的是外显行为,因此我们会观察到当一个人处理与另一个人的关系时,他会运用很多继发能力,如服从、公平、节俭(是否为该人花钱)、守时等;反过来,我们也会因对方对自己的这些行为来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处理。但是,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但能感受到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原发的“关系”能力。这个能力好的人,他会愿意、喜欢与人交往,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他的眼神、肢体语言等流露出来的信息是温暖、亲切、和悦的,在心底里对他人的预设也会是比较正向的,他对他人会有恰当的尊重、信任和接纳,但他不会走极端,走极端的人恰恰是关系能力不好的人。一种极端是没有与他人交往、建立关系的意愿,与他人相处是以怀疑、戒备、惧怕、隔膜等情感为主,给别人的感觉是冷漠、淡漠或者自私、挑剔、竞争等。另一种极端是过于看重或热衷于关系,把交游广阔视作成就或个人价值,因此会经常通过请客、帮人出头打架铲事、帮人联系介绍项目事情等去维系关系,而他的行为常会被人认为过于热情甚至已经干涉别人的事务了。
一个人关系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其对关系的看法有关,即,他是否认为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这个理念在很多人那里是与不同的价值相关联的,有的人把它与个人成就相联系,有的人会把它作为自己是否受人欢迎、被人喜欢的衡量标准,有的人会把它看作情感资源的渠道,如友谊等。建立了关系观念的同时,一个人关系能力的好坏还取决于他从小到大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一般说来,关系简单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关系能力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在应对复杂关系或未经历过的关系时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关系复杂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大家庭出身或大杂院、农村聚族而居等环境,有的会特别擅长分辨和处理不同的关系,与人交往有分寸、知进退、有礼有节,他愿意与人亲近,别人见到他也愿意与他亲近;但也有这种复杂关系环境出身的人关系能力并不好,发展过度或者歪曲关系的内容和功用,这样的人,常常是在“关系”上受到过挫折或伤害,或曾被过度地鼓励。在弱势群体中我们常常能发现这类受挫、受限因而关系能力发展得不好的人,如残疾人、军队大院中级别低的家庭里长大的人、村中异姓或小姓家庭的人或者曾经的家庭出身不好的人。
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关系的,但重视与否与关系能力好坏并不相关。我们的关系能力非常明显地走极端:若是熟人,我们会序齿——称兄道弟,亲如家人,交往中的谦让、尊重、宽容、接纳都表现得很好;对客人我们会尽地主之谊,照顾得非常周到;而对公共场所的陌生人,很多人视若无睹,拥挤时推推搡搡,安静处也毫无顾忌大声喧哗,对他人毫无顾忌和尊重。这些没有礼貌、没有公德的行为背后涉及的是我们与他人的情感关系。我就亲眼见过两个人,前一刻还是你争我夺的竞争关系,在知道两人有共同的朋友,因此也应同划在熟人范围后,又互相礼让,站在门前互相请对方先走,自己甘步后尘,其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初争抢时的较劲。
家庭观念的历史影响、家国同构的现存事实可能是让我们的熟人关系变得亲密的原因。我们常让孩子称呼自己的同事、朋友为叔叔阿姨,这是亲属的称呼。反观欧美,即使是亲属有时倒以名称呼。对陌生人的疏离、冷漠、竞争甚至敌视的心态大约也与不同的家庭间的竞争有关。
一次在一个旅游景点吃饭,旁边一桌是一对老年夫妻、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个两岁多的男孩。妈妈抱着男孩,老太太端着碗喂饭,孩子不想吃饭要下去玩,闹着不肯吃。老太太说:不许闹,看别人看着你呢,看他们笑话你!不许下地玩儿,服务员不让。看那桌的小姐姐吃得多好!那个小男孩还不会思考与判断,但他一定有了这样的印象和感受:别人审视我、笑话我,服务员管束我,同龄人比我好、比我强。如果这样的印象和感受不断重复,这个孩子成人后对别人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会如何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呢?戒备、挑剔、反感、恐惧、竞争,还有尊重、友善、理解、同情、帮助?用别人来吓唬、压制小孩的现象是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