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书评
想法在某些时刻总会莫名的产生变化。不太爱看小说的我,在发觉自身阅读量过低的情况下,竟然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读一部小说,写一篇读后感,可长可短,内容随意,用于总结或记录自己大学读了几本有意义的书!既然有这种想法,那就执行吧!
读《哈利波特》之前,我知晓它是部奇幻魔法类小说,共七本实体书,极其畅销。原先打算选择一本世界名著陶冶下情操,没想到随手翻了几页小说内容,却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
故事一开始就埋下悬念,史上最强的黑巫师杀戮无数,近乎掌控魔法世界时,却没能将还是婴儿的哈利杀死,进攻哈利反而使黑魔头伏地魔莫名其妙的功力尽失,成为一缕虚弱的灵魂。小说叙述由这条主干线发展,围绕着哈利成长过程中各种艰难的历险,以及如何击败伏地魔的叙事结构去撰写。
小说内容实在太多,不简述了。在作者罗琳那朴实无华而又严谨的文笔下,抽丝剥茧地描写出奇幻剧情,让我完全感受到西方魔幻小说的魅力。真的对罗琳佩服到五体投地,那么多强大而神秘的伏笔,贯穿七本书 ,就连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谜底被你隐约猜出;当记忆在冥想盆中旋转;当你憎恶的人意外的勇敢死去;他们付出的不止泪水与沉痛!膜拜的同时也试着总结下罗琳的技巧吧!
伏笔极多。有些只是出场一两次的小人物,却是影响剧情走向的点睛之笔,很多伏笔从前两部就开始埋,一直吸引着读者,最后才开始收,而且收的都很好,基本没什么烂尾或者解释不清的部分。对青少年的友情、爱情心理拿捏和描写及其准确,我读过的书中,能引起我情感共鸣的书极少,这部小说在这方面的描写让人感受很真实很舒服。在人物塑造也同样出色。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非常真实,一套书读下来,对书中的几百个学生、教授、魔法部职员、食死徒等等各色人物,仿佛我认识一般,存在脑海里,只不过被罗琳记录下来而已。不过有趣的是,我一直觉得整部书塑造得不够好的反而是正反派两个主角,哈利和伏地魔,哈利被描写地并不十分聪明,或者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天才”,而伏地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阴冷,狠毒,邪恶的魔头,没一点心理活动,立得不够完善。当我看各种评论时,为小天狼星、赫敏、卢平、双胞胎、卢娜等,尤其斯内普这位配角倾心的读者们,反倒很少有人说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哈利。
写到这里,那么也说下我最喜欢角色吧。在罗琳笔下多如茂树繁枝的人物下,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他——西弗勒斯.斯内普,那个一直以来冷酷神秘、忠奸难辨的魔药教授。
冷漠空洞的眼神,阴鹜嘲弄的笑容,刁钻刻薄的话语,偏执护短的教风,他总看着哈利眼睛,我一直不知为什么,直到最后面……还有那对待哈利时相互矛盾的言行,使我总在猜想,这样的男子背后该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即使他备受争议,但自故事依始,我便莫名地坚信,复杂神秘的他,决不是那奸邪狠毒之徒。然而,在整个《哈利.波特》系列接近尾声,他的故事终于坦露在我们面前之前,我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一生竟是这样的使我扼腕叹息、触动心灵。
要如何才能诉说那苦涩的一生?那是一曲无尽凄酸的挽歌。
年轻时的他,不懂得人情世故,为了证明,为了追逐梦寐以求的魔法,误入歧途,直到自己所渴慕之人为此与他决裂,嫁与他的对头为妻,所作所为误伤自己最爱之人,才幡然醒悟。然而再回首时,仿佛已是百年身。伊人已逝,独留襁褓中那来日将临大难的稚子,支持着他以此为念孤苦度日。
莉莉.伊万斯,这个女人,他得不到,救不了,忘不掉。那心灵上的碾压挣扎,那撕裂灵魂的刻骨爱恋,无法淡忘。16年来,高傲如斯内普,却为了她,对邓布利多惟命是从。多年来,不曾为自己有过一声诉苦,半句怨言。直到邓布利多要他代替德拉科出手,杀死邓布利多,而必须由他出手的原因,其中一个是为了保全德拉科的还未变坏的灵魂,直到此时,斯内普才问出了一句,“那我的灵魂呢,邓布利多,我的呢?”
难道就因为他的灵魂已千疮百孔,那就意味着可已毫不顾惜地践踏吗?短短一句话,却道出了大半生的悲凉与辛酸。
即使最终邓布利多的答案能使斯内普释怀,但斯内普又岂会不明白,这场“谋杀”的真相只能秘而不宣,那就意味着,只要邓布利多一死,他斯内普就会陷入千夫所指、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万劫不复。饶是如此,他还是答应了,并起誓他日必将竭尽全力保护霍格沃茨。
如果在此之前,有人说斯内普的付出只是为了儿女私情,无关苍生;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如此誓言,已是大爱。此刻的他,早已不是邓布利多所当年指责的“只顾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其他人尽可以去死”的食死徒,经过16年的蜕变,西弗勒斯.斯内普已经成为了心存大义、胸怀大爱的人,日后当之无愧的霍格沃茨校长,邓布利多最信任的人。
当对爱情的守护中被融入了大义,这份坚守,就更显厚重其后,面对正道,他受千夫所指、万人唾弃;面对邪道,他命悬一线,如履薄冰。直至临死弥留之际,他的那句:“看着我。”只因哈利眼睛像极莉莉,这是多么地触动人心。
整套书读完,给我感触良多,莉莉对哈利的母爱,哈利、赫敏、罗恩三人的友情,以及斯内普对莉莉的爱情,无不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