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眼儿咋像针眼儿那么小”,我们时不时地对别人这么说。可自已呢?
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活,机械又琐碎,一次不做也不中。你烦不胜烦,总觉得那一位在家里当个甩手掌柜恁惬意,留自己苦哈哈地像个保姆,瞬间所有的好心情一扫而空,这曰子啥时候是个头?
闲下来时,你会发现他有时也会做一次,那么是自己心眼太小了?
你做饭以前,专门问他:“你想吃啥饭?”他头也不拾,眼盯着手机:“啥都中!这点事儿值顾问我?”,语气满是不屑。你心不甘情不愿地做成稀面条,他呼噜呼噜喝完,喊叫孩子来喝:“蛋姓,快点儿来吃,看你妈做这的饭能照见人影了。”孩子本来吃饭习惯就不好,一听这话,“我不喝!”
你不由得想起接二连三的事儿了:星期一,他说面条下锅你不拽拽,这么长,咋让人舀舀?星期二,他说哟呵,面条总算短了啊!这次你不由得倒吸口冷气:算了,不和他置气,吃完就出去,留他哄孩子吃饭吧。
你自嘲:是我心眼儿太小了吧?
好多次,你随礼去吃桌,多想一家人厮跟着,可他偏不去,甚至一句:“你好吃嘛,你去吧。”好像你有多低贱似的。你吃完,打电话要给他捎些好吃的,一次电话不接,二次不接。你空着手回家,成了,他不用吃。
你看他大冬天就穿那一件棉袄,不太暖和,也脏兮兮的,没的啥换,用心用意把自己原来的旧羽绒服翻新加工,和他一起选商店选里面材料,你又付了钱,拿回来他喜滋滋地上身,还没穿两天呢,俩人闲谈中,你说:这新袄多柔软多暖和,也便宜,你话还没说完呢,他脸色一变,把新祆脱了,“噢,你想说你替我掏钱了是吧,我不穿!”你没这意思呀,可他就说:“我穿不起你买的袄!”,从此,一冬天,还是那件旧袄,让你哭笑不得。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究竟是你的心眼太小,还是他的方式你不认同?不理他心里隔应,理了让你更填堵。
这几天,脑子里忽然就蹦出了“心眼儿”这个词,看来还真是你心眼儿小得像针眼儿一样,不管他用言行噎你的心思如何,请你不要去纠结谁对谁错,不要纠结他对你的态度,先不讨论,先不纠结,不必相互认同,和平共处一段,静观其变,一切都会好的!
好长时间了,你都没想起“胸怀”这个词,更没想到“宽广的胸怀”这一说法,假若你有了“胸怀”,你这些年会怎么样?你们这一个家还会长时间的硝烟弥漫吗?
读书会让人有“宽广的胸怀”,可你没有;胡适说过:人要容许与自己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存在,当时你还心里咯噔一下,但没往深处想,现在看来,人家的心胸多宽。
说到这里,你又记起友友的话:我不会生气。不生气是假的吧,只不过是别人的某些言行在他心里如过眼烟云罢了,他能像弥勒佛一样容天下难容之事,做到不计较,不攀比,不牢骚。
那时才会笑容常开?当然不会有小心眼了,更不会焦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