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好奇,为什么梁山好汉们用大碗甚至酒坛喝酒,而我们却要用小杯子喝酒?武松喝了十八碗酒还能打猛虎,而我们喝了十八杯酒还保持清醒就已经是好酒量了?孔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乱”,翻开历史书籍才发现:汉朝时尚有人“食酒至数石不乱”,唐朝时好酒量已是“饮酒至斗不乱”、“逾斗不乱”,宋明清朝时就有“三碗不过岗”、“以三五斤为度”的说法,到现在能喝上一瓶白酒的都已经是好酒量了。难道从古至今人们的酒量如同麻袋换草袋——一代不如一代了呢?
中国白酒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起源历来就有争议,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认为作为蒸馏酒的白酒起源于元朝。元朝之前所谓的白酒往往都是酒液稠浊飘着米渣的米酒,米酒根据酒液的稠浊程度分为清酒和浊酒,而且由于酒精度低不易保存,经常会出现酸败现象,古人学会了给酒加热来保持酒质的稳定,所以又有煮酒、烧酒的称呼。所以,古代说的白酒其实是米酒,所谓的“白”是指米粒和酒色的浊白,而不是蒸馏白酒的酒体纯净无色,所谓的烧酒是指低温加热处理的酒,而非今天俗称烧酒的蒸馏酒。
元明朝时人们最爱喝的还是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对高度的蒸馏酒存有忌惮心理,甚至在早期的记载中蒸馏白酒有“大热,有大毒”、“毒人”等说法。在黄河治理投入最大的明朝隆庆年间到清朝乾隆中期的200年间,中下游“束水冲沙”需要大量的秸秆,导致高粱种植面积大量增加,高粱作为食物口感差但酿酒品质好,以高粱为主要原材料的蒸馏白酒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甚至在清朝乾隆初期禁酒时,直督李卫还在上奏:“宣化府地方所产高粱,有味苦者,惟凶年乃以充饥,丰年宜听其烧酒”。在清朝中叶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战乱灾荒等原因逐渐在下降,蒸馏白酒因其酒度高容易醉饮用成本较低,再加上易于保存运输等原因,蒸馏白酒才开始渐渐流行起来。新中国成立时,蒸馏酒仍沿用民国时代多种混乱的称谓:高粱酒、土烧酒、白酒等,为了工业化规范将这种工业和原料类似的蒸馏酒统称为白酒。
中国酒的酿造历程,是酒精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山东科学院饮食史专家王赛时通过研究估算出古代酒度的演化之路:夏商时代的酒不会超过2度,汉代的酒在3度左右,魏晋时期的酒在4到4.5度之间 ,唐朝6至8度,宋朝9到12度,而且由于酿造技术传播限制,很多地方的酒往往比估算的酒度还低。元朝发明蒸馏白酒后,酒度有了显著提高,但直到清代中叶喝蒸馏白酒才流行开来。即便是现在,米酒、黄酒和葡萄酒的酒精度都不可能超过20度,因为发酵酒是靠酵母菌发酵酒精的,达到20度时酵母菌已经死亡了。
为什么梁山好汉聚会时都是大碗喝酒,武松喝了十八碗酒还能打老虎,那是因为他们喝的酒的酒精度很低,类似于我们现在喝的啤酒而已。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白胜在酷热的天气里挑一担酒叫卖,如果是我们现在的高度白酒,谁还会在中午乘凉时候去买酒来喝,只可能是类似于现在的啤酒才会有那么多人争相买来解暑解渴。
其实从酒精的人体代谢角度来讲,不管今人还是古人,一个人的代谢酒精的能力都是有基本限度的,而且人喝酒后的各种表现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所支配。研究表明:血液中酒精浓度在20mg/100ml是饮酒后的最佳状态,此时产生的兴奋带有欣快感,思维更加敏捷,情绪热烈而健谈;当酒精浓度达到40mg/100ml时,人进入微醉状态,人的自控能力减弱,行动稍有笨拙,手微颤;酒精浓度达到60-80mg/100ml,人会烂醉如泥,甚至不能站立;达到400mg/100ml时,人基本失去知觉,进入昏迷状态,有严重生命危险。所以查酒驾时,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之间属于酒驾,80mg/100ml以上的酒属于醉驾,处罚也会不一样,这项交规是有科学依据的。
为什么古人喝酒用大碗,我们喝酒用小杯,并非人们的酒量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是因为酿酒技术的发展使得酒精度不断在提高。如果想和古人比酒量,端起你的啤酒杯,或许你还能“长江后浪推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