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史蒂文一直想当一名作家,后来也真的成为一名作家,只不过,实现这一切的时候他已经52岁。
这主要是因为他一直在做别的事,包括文案、教师、调酒师、拖车司机、油田工人、医院护理员、水果采摘工等等。而按照史蒂文的说法,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逃避他一直想做的写作工作。
断断续续尝试了十几年,到42岁时,他才下定决心,开始人生第一份职业写作的工作,给一些续集电影写编剧,但结果也非常惨淡,他参与编剧的电影完全没有市场。
当他写出第一本自己的书的时候,已经52岁了。
回顾自己的整个历程,他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两个人生。一个是我们正在生活的,另一个是我们想要但从来没有活过的。这两者之间天差地别。而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不来自外界,而来自自己。
史蒂文把这个阻碍叫做“内阻力”。就像有人曾经问海明威写作的秘诀,海明威说,写作很简单,就是坐在打字机前,流血,仅此而已。这句话听起来特别简单,但做起来特别难。阻止你坐下来的那个力量,就叫做“内阻力”。
按照史蒂文的说法,内阻力就是我们的“一生之敌”,尤其是创造力的敌人。
什么是内阻力?类似于我们说的拖延症。但史蒂文的说法要更扎心,他说,内阻力是来自你内心的一种自我破坏、自我欺骗和自我侵蚀的力量。每当我们想做一点艰难的、长期的行动时,它就会冒出来。
很多已经成名已久的作家也对此深有共鸣。比如,写出过“编剧圣经”三部曲的罗伯特·麦基。麦基给这本书作序的时候说,《一生之敌》这本书就是史蒂文给他定制的,他拖延思考自己的拖延问题,进而拖延解决自己的拖延问题,甚至这篇序言,都是在截稿前一小时才开始动笔的。
史蒂文说,想把内阻力识别出来非常不容易。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闻不到。但它可以被感觉到,每当你准备开始工作时,这项工作会辐射出一个能量场,你会感受到一种排斥力,它把你推开,分散你的注意力,阻止你投入工作,拖延只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
基于这些观察,史蒂文给出了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把内阻力当成你的指南针。
什么意思?你看,内阻力看起来好像很难战胜,但它有个特点,它总是不偏不倚地指向正确的反方向,它最想阻止的,就是你最想实现的。因此,你可以用内阻力来导航,识别出你最应该破除的障碍,最应该着手去做的事情。
比如,内阻力只设置单向障碍,它只会阻止你从低领域向高领域流动。假如你想做出伟大的艺术作品,或者从零开始创办一家创新型企业,它就会开始起作用。但假如你想停止控制饮食,转向大吃大喝,那你就不会受到内阻力的阻止。从这个角度看,假如你的行动感受到阻力,也许恰恰说明你正在往高处走。
再比如,内阻力有时会表现为自我怀疑。但仔细想想,人什么时候会怀疑?有想法才会有怀疑。
换句话说,自我怀疑其实隐含着你对一件事的设想,隐含着你对做成这件事的渴望。
因此史蒂文说,当你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大概率你快要做成了。
再比如,内阻力有时会变成恐惧。
但史蒂文说,越是害怕一份工作或者一个念头,咱们越应该确定,它就是我们必须做的事。专业人士往往会去做那些能拓展自己极限的东西,比如演员去饰演没有尝试过的角色。他们也恐惧,但还是会接受挑战。
假如你曾经对哪些事情感到害怕,现在可以放心,这是个好苗头,恐惧在告诉你,你应该去挑战什么。
史蒂文的第二个建议是,成为职业选手。
这里说的职业选手,并不是指任何领域的专家,而是类似于我们经常说的,专注于做事的人。
按照史蒂文的定义,职业选手往往有这么几个特点。比如,业余爱好者追求的是好玩,职业选手追求的是成功。业余爱好者把做事当成消遣,职业选手把这件事当作使命。
业余爱好者的参与时间是随机的,而职业选手全天候在场,无时无刻不在投入其中。
就像西方一句古谚说的,研究战争是一回事,像战士一样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内阻力最害怕的就是这样的职业选手。史蒂文说,假如你要追求自己心里真正的梦想,你就不能像个业余爱好者一样,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你应该像个职业选手一样去行动。
怎样成为一个职业选手?有这么几个要点。
首先,两倍原则。
也就是,在开始行动做一件事之前就建立一个预期,这件事要付出的时间、精力、代价,很可能是预想中的两倍。借用史蒂文的话说,我们需要用耐心武装自己。
其次,建立你的启动仪式。
这里的启动仪式跟电影的开机仪式不是一码事,而是说,当你想做一件很难的事情之前,可以先做一件简单一点,而且你一定能确定做成的事。
比如,开始写作之前,先规定自己做十个深蹲起,这并不难。但做完之后,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这个自我觉知会成为你后面行动的强大助推。
之前脱不花老师还讲过一件事,假如你往纸篓里扔纸团,一次没扔进,那么你一定要走过去,把纸团捡起来扔进去。不光是为了卫生,而是假如你不这么干,你大概率会从没扔进这一刻开始,给自己一个低评价,这个低评价起码会持续一天。
直面真实情况,不强求那些本来就不存在的资源,而是把自己现有一切变成资源。
举个例子,美国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特雷西·基德尔,年轻的时候参加过越战。要知道,这对一个作家来说属于很难得的经历,基德尔文笔又好,又参加过战争,而且在队伍里基德尔还是个队长。这样的经历禀赋,要是写一本回忆录一定畅销。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基德尔上战场了不假,但他们这个小队运气太好,从上战场一直到战争结束,居然一个敌人都没碰着。没错,不是没有死伤,而是压根就没见过敌人。这个小队在整个战争中,只是不停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这又有什么可写的呢?
这可难坏基德尔了。他犹豫了很久迟迟无法动笔。直到有一天,基德尔想通了,经历这个东西,没有就是没有,想破脑袋也没用。还不如想想自己有什么。切换到这个视角,基德尔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经历是那么的独一无二。你看,有几个队伍能在整场战争中见不到敌人?
想到此处,基德尔马上动笔,写了一本书叫《我的支队》,讲的就是队伍的真实经历。包括每天怎么战战兢兢、怎么虚惊一场,以及在这群没见过敌人的士兵眼中,战争又是什么样的。结果这本《我的支队》很畅销。
换句话说,基德尔的这个状态,就有点像我们经常说的,向内求。史蒂文认为,这样的状态是职业选手最关键的标志之一。
总结:
内阻力是个障碍,同时也是个指针。它指向的往往正是我们真正应该做、值得做的事。要想对抗内阻力,我们要做的不是向外寻找更多的资源,而是把自己现有的一切变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