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多月以前,自己在做晨读分享的时候就提过一个案例,是关于早餐店如何劝说顾客额外加一只鸡蛋,提高营业额的问题。写完以后心里还有点小骄傲:这个例子是多么地恰当,不是吗?
然后,今天就“被打脸”了。了解到另一种观点:无论是问顾客“要不要加鸡蛋”,还是“请问要加一只鸡蛋还是两只鸡蛋”,都属于一种思维狭隘。能不能有一种方案,是让顾客在点鸡蛋的同时,还会吃的其它呢?
一、第一层联想
我从一个老板娘听从咨询专家的角度来想了一下,这本质上是营销手段的升级吧?如果说着眼于鸡蛋的钱是蝇头小利,后一种观点就是想找一个盈利空间更大的方案。继续往下想。那不就是做套餐方案嘛!早上对于上班族来说,时间都特别宝贵,有几个营养搭配均衡的套餐可供选择的话,一是可以解决不少人的选择困难症,二是节约大家的时间,三是每个套餐都可以加入鸡蛋,还用担心赚不到鸡蛋的钱么?四是如果有顾客特别精明或需求特别明确,不选择套餐,但是还是有满足他/她需求的早餐的,不是吗?
二、第二层联想
其实在读到第二个观点的时候,我心里下意识的是抵触,心想:本质都是营销手段,无差异啊!凭什么说提问一只鸡蛋两只鸡蛋的问题的人是思想狭隘的人呢?停住,再想想,这恐怕是我自身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吧。当有新的观点冲击自己的思想时,第一反应是保护原观点,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本能的自信,或者是人更希望获得认可自我的观点。这无可厚非,但是,请给其它观点一个表达的空间,也请给自己去拥抱新观点的可能性。接受新观点,并不意味着抛弃原观点,为什么不能互容?不接受新观点,为什么连其它观点的存在的空间也不能提供呢?苏格拉底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可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么一想,我既安抚了自己原来抵触的情绪,也发现这居然能引发我联想和思考,变得倾向于拥抱这个“套餐”观点。
三、第三层联想
这个世界上差异最大的事物是:人。区别人的是思想的不同。在十多年前,还是《读者》“死忠粉”的年代,读过一句话,挺好玩的。“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把我的苹果给你,你把你的苹果给我,我们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观点,你有一个观点,我们交换观点,我们都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了。”这是我眼中沟通的魅力所在,缤纷多彩的观点魅力所在。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