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曼蒂克的忧郁”这一章中,罗素讲到:“一直有一种极为流行的时尚,认为我们之中的智慧之士都看破了前代的一切热诚,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为之而活”,这种人总觉得万事皆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一切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人生对他们来说就是虚无。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传道书》的作者说:因此我赞叹那些早已死去的死人,远过那些还活着的活人,并且我认为比这两种人更强的,是那从未存在,从未见过日光之下的恶事的。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人生虚无呢?
罗素认为觉得人生虚无的本质原因在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同时又没有能够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情。罗素也认为自己有时也会有“万事皆空”的心境,但是他摆脱这心境的原因,不是因为什么狗屁人生哲学,而是依靠着对于行动感强烈的需要。
他说:“倘若你的女儿病了,你不会快乐,但绝不会感到万事皆空,你将觉得不问人生有无终极的价值,恢复孩子的健康总是当务之急。一位富翁,可能而且常常觉得万事皆空,但是若是遇到破产时,他便觉得下一餐的饭绝不是虚空的了。空虚之感是因为天然的需要太容易满足而产生的。人这种动物,正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做相当的生存斗争,万一人类凭借大宗的财富,轻而易举的就满足了他所有的欲望,幸福的要素就会跟着努力一块儿向他告别的”
对于那些老是觉得世界上无事可做而彷徨的优秀青年,罗素说:“丢开写作,竭力思考但是不要动笔。进入世界,即使做一个强盗也好,做一个国王也好,做一个劳动者也好,去过一种生活,使低级的生理需求几乎占去你全部的精力”,“我相信,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几年之后,一个人会发掘写作的冲动再也 按捺不住,那时,他的写作一定不致在他心中显得空虚了。”
对于罗素的这番论调,我深以为然。因为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我沉浸在“万事皆空”的状态中,当时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断的追问自己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
为此,我看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尤其是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追寻生命的意义》、《局外人》、《心经》、《活在当下》等等,可是,我越看越觉得虚无,越看越开始质疑人生的本质,我越看就越是认同叔本华的“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的观点,我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
不过,就像罗素所说的一样,后来让我真正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是运动和工作,我渐渐明白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人需要群体,人需要工作,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外界,去观察、探索这个世界,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也许能自我反省,但是长时间的自我专注带来的不是反省,而是自我孤立,是以自我为中心。
人类有一种天然的负面倾向,快乐的事情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负面的东西却能轻而易举的让人记忆深刻。所以,当你开始自我反省的时候,你想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优点和成就,而是自己的缺点以及失败,然后你开始联想到过去那些失败的经历,你又畅想将来也许还要失败,于是你开始质疑人生,觉得万事皆空......
所以,哲学家的人生往往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将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从而得出人生是虚无、荒谬、痛苦的本质。当然,你不得不承认,人生确实是痛苦的,痛苦的经历要远远多于快乐的经历,但是,难道人生痛苦就不活了吗?难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退缩了吗?不是的,生活需要智慧,爱情需要智慧,没有什么事情是简简单单的,之所以人生苦难重重,之所以人生充满挑战,我们才能从人生中体会战胜困难的乐趣。
现在,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不是勇敢,不是自信,不是诚实,而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生乐趣的本源,有好奇心,人永远不会感到无聊,也永远不会感到万事皆空,而我们的教育却从来没有培养过我们的好奇心,甚至是扼杀我们的好奇心。这也难怪,为什么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无趣,为什么中国的社交网络如此发达,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