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同一个生活轨迹成长起来的人,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人习惯待在熟悉的环境中一直与自己一样的人待在一起,以一种低能耗的方式维系着一种简单的重复,这种状态往往能让自己感到安全。
由于工作安排,我被安排与某村贫困户结对帮扶。虽不用驻村,但规定每周必须上门慰问,并及时掌握贫困户信息,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
我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共有两人,年过六旬的老人和一名三十余岁的青年。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老人前些年生病,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他儿子则全职在家照看。结过婚,听说女人嫌这里太偏远,过了几年受不了跑了。从此,青年再没出过山村。我去入户的时候,老人和青年都在。一进门,家里破败景象处处表现着:这个家里缺一个女主人。我询问他们这个月有多少收入。“村里给发的九百块钱。”青年回答。“那不是低保户的钱吗?除了这个,其它呢?”我问。“没了。”青年回答。来之前我做了简单的功课,此时正是村里马铃薯丰收的季节,电商公司还安排了专员在村委会收货。按照我所帮扶贫困户家里土地规模,至少可以获得2万左右的收入。
旁敲侧击下,我终于了解到了实情。原来,他们根本没有种地,好不容易开垦的山地,又荒了。“种不成啊,种了以后野猪就给拱坏了。”青年说。当地的确有很多野猪在夜晚出没,也损坏了一些庄稼。为此,县里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用电来驱赶野猪。所以,即便有野猪破坏,也不足以支撑“种不成”的结论。“我爸行动不便,离不开我。”青年说。老人虽然病后行动不便,但好在积极恢复,现在倒还不错,甚至能自个简单下碗面。看出了我的疑惑,老人唉声叹气:“他就不行,啥也干不成。”我看到他们家里有一大桶收集的蜂蜜。“这是正宗的山蜂蜜,不是城里拿白糖喂的。”青年说。打开桶盖,看到了密密麻麻蜜蜂尸体:“你最好过滤下,再买些小瓶子,分装下来,城里很多人愿意买的。”青年脸色犯难,显然被瓶子难住了。
后与村干部聊天,像这样缺乏主观能动性,坐等村上发钱的贫困户并非个例。西方的圣经上说:那些拥有的人还要给他更多,那些没有的人,连同现有的也要剥夺。少年时代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感到很不解,你们仁慈的上帝为何会这么残忍?直到长大之后读到另外一段:上帝只拯救自救者!扒开这些以神秘的宗教语言表达的内容,我看到了一种自我强化循环叠加的结构特征——无论好坏都会叠加。
弱势者恒弱势,悲哀者恒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