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许罡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罗隐《西施》
“西施”是最广为人知的美人,有人将她“出使”吴国、迷惑夫差的行为视为一次极成功的间谍行动。
千百年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吴国败亡的根由归之于女色,也有将西施打上“红颜祸水”的标签。其实,这在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读过罗隐这首小诗后,才发现其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有点别出一格的风范。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
诗人首先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的妇女身上。诗人的意思是,家国兴亡成败有多种复杂因素,吴国灭亡同样也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历史上有不少统治者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有时还要归罪到一个弱女子身上。
后世中有人就将吴国的灭亡归罪于西施。
诗人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接着指出“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意思是说,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诗人在这里大胆且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同时,也激发出人们对于无辜者西施的同情与怜悯!
事实上,西施真的是无辜者,同时她也是受害者!
罗隐之所以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跟他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所亲眼见到的事情有关。880年至881年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直到885年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这里的“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尤其不要嫁祸于女人。
诗人在这里委婉地表达出一种辛辣的讽刺意味。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西施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是春秋时代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即“吴越争霸”。
吴国和越国是世仇,某次,吴国把越国打的一败涂地,连越国王帝勾践都被抓了去。按常理,越国将像那时许许多多小国一样,永远从地图上抹去。但越国硬是从最悲催的状况开始,不屈不挠,勇克时艰,顽强奋斗,上演了一出反败为胜以弱胜强的好戏。
有幅极有名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当然,除却三千铁甲,还有一个西施。
可是,现在人们很少会记住她的牺牲,大多会记住她的美丽,用她来作形容词,以比拟最美的景色、最美的事物,正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会用她来比拟自己最心爱的人儿,因为,直到今天,大家都还在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其实,西施,既美丽无限,倾国倾城,又勇气可嘉,敢于牺牲!她的个人牺牲,换来了整个越国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