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营销刷屏,又在这个暧昧的节日里如期而至。
我以前说过,在这个几乎所有的节日,都被过成了情人节的时代,节日的意义和功能早已被异化得面目全非。
然而,即使在“节日=给女朋友买礼物”早已被电商企业塑造成普世真理的当今时下,商家大抵觉得情侣们的购物需求和消费潜力,开发和挖掘得还不够,于是,为了更加可观的营业收入,他们又祭出了新的大招。
这几天,一份营销意味浓郁的“2017年七夕直男考卷”,开始在朋友圈广泛流传。
“吵完架女生暴怒着说‘你给我买口红都没用,我再也不理你了’你要如何应对”
“不小心弄断了女朋友的口红,此时女朋友大发雷霆,你该?”
“七夕到了,你却忘记给女朋友准备礼物,她说‘算了,我也不在意这些’,你该?”
这些“题目”,告诉了我们一条朴素的爱情真理——“男人必须给女人无条件买买买,否则你就是无药可救的直男”。
就这样,无论是西洋时髦节还是中国土鳖节,验证爱情含金量的方式就简单粗暴地变成了“你出钱,我装购物车”——所有不认同这条“真理”的,都活该成为婚恋市场中被抛弃出局的单身狗。
这哪是过节,这分明就是情感绑架和物质绑架。
说好的“情比金坚”呢?所有的自媒体,以及节日营销套路都告诉你,感情坚不坚,全部都是用货币来衡量的。
01
我们的节日,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充满了铜臭味的?
的确,现代都市社会,人们对两点一线的往复和单调的职场生活难免乏味,特别需要找回稀缺的“仪式感”。
而在生活中找不到任何特殊性和兴奋点时,从日历里找寻惊喜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各色各样的“节日”中……
从传统佳节到西洋宗教节日,再到根据数字谐音(比如520、1111光棍节)而生造出来的各种新兴节日。我们开始习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节日”里打打鸡血,营造和编织我们脆弱的仪式感。
但是,当所有的节日都被商业入侵,无论是传统佳节还是宗教节日,都一律被定义成情人节和购物节,已经泛滥到“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过节”的程度时,人们终于发现,所谓的“节日”,其实跟任何一个寻常日子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现在任何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了“买买买”,以及吐槽单身、吐槽直男的功用。
除了少数正在热恋中的人们,还愿意为“七夕”这样的节日付诸金钱和创意,更多“老夫老妻”的组合,对类似的节日早已审美疲劳。
而那些“单身狗”们,更是只能复制粘贴那些性别对立、戏谑直男、嘲笑单身的老旧段子,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刷一刷存在感。
02
今年的“七夕节”,你也能从朋友圈里,读到一种冷淡的味道。“晒礼物”、“晒红包”的人数明显变少。
过去热衷于秀恩爱的人们,好像也懒得晒命——毕竟,一束花,一个520红包,两张电影票……这些情人节标配已经毫无新鲜感,味同嚼蜡的狗粮已经不足以支撑起虚荣和幸福。
当然,有些人即使单身,也不愿成为一只“被虐的狗”,他们坦然地将“一万点伤害”的狗粮一一接过,开始了自嘲——他们一面抱怨自己的孤独,一面是在释放自己的单身信号,期望能从茫茫狗海里遇到一位心有灵犀的同病相怜者,然后,在下一个情人节里组对虐狗。
也有媒体出来“正视听”,试图以历史科普的方式告知众人,中国古代的七夕节其实是“乞巧节”,跟“情人节”并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这种澄清,显然不足以改变在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节日就是情人节”根深蒂固的习惯和印象。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宗教节日,都将随着岁月流逝,随着农耕文化进一步被都市文化取代,远远地偏离它的本源和初衷。
可以想见的是,七天后的“中元节”(鬼节),一个月后的中秋节,一定会被借着“花好月圆”的寓意,展开一轮目标群体是情侣或夫妻的节日营销。“爱情”永远是商家刺激客户冲动性消费最有效的利器。
最后,用陈升沙哑的歌喉唱下这句:不管你爱与不爱,都将成为剁手败家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