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综合来讲,基本上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干型的,一类是务虚型的。介于二者之间的,通常也会趋向于某一类型,所以,还是两类。
实干型的,通常少废话,直击问题痛点,抓紧时间铺下身子,做了再说。或是,压根就不擅于说,一切以实际行动为准。
务虚型的,通常,在意义和作用上比较讲究,理论上云山雾罩的,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不实用,也不会真的去做,忽悠的成分居多。
这两种管理者,无所谓好坏之分,哪种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和活跃的舞台。
实干型的,实体经济中比较吃得开,搞实业,光说不练,只能原地打转,所以不能只站在河边指指点点,得下到河里摸着石头往前淌。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在业务处理中实现工作目标。
务虚型的,机关事业国字辈的单位相对更容易混,支架子,谈未来,是不是能落地也不影响市场前进的脚步。而且,对于一些公务部门来讲,维持和谐是门面,捅了娄子不好,所以务点虚还比较靠谱。
当然,还有一种是自以为实干型的,拼命把自己归于实干,其实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披着实干的外衣净搞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事儿。
最怕的是,自以为实干型的到了务虚型的工作场所,号称实干其实啥也不懂,还以为自己一枝独秀别人都是秀逗,本应虚实结合的时候,却简单地用实干的烟幕弹遮盖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乱指挥一气,弄得团队跟着瞎折腾,正事儿没干多少,时间倒是费了不少。
这种折腾,莫名地让员工厌烦,但老板通常喜欢,因为似乎在这折腾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可林林总总,这样的现象还是在不厌其烦地,不停出现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所谓管理变革中。
折腾,折腾不动就换人,再折腾,再折腾不动就推翻重来,另辟蹊径继续折腾,员工也在这日日不停的折腾里耗尽了耐心,能走的都走了留下的也只是苟延残喘,过一天算一天。
但是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老板来讲,通常不这么看,员工工作不走心,不会去检讨自己管理不力,只会一味地责怪员工太差了,所以,跟恶性循环似的,又开始找人来替换现有的人。
似乎不折腾,就对不起自己,效益不好用折腾来证明还有一口气,效益好也折腾,这样才显得财大气粗有实力。
多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做不大做不长,也就是坏在了这没完没了的折腾上,所谓是,不在折腾里活着,就在折腾里死去。
事实证明,企鹅能成精的也只有腾讯,中小型民营企业多在修炼的路上,死的死,伤的伤,或是严守勉力支撑。只是,让人充满希望和愉悦的是,还是有前呼后拥的各类型民营企业在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