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过前端工程化经验的同学来说,babel可谓是一个不得不知的知识点。babel从广义上来说是一个js编译器,中文的意思为通天塔,联想到它的作用是转换es6代码从而让代码可以在各个环境下运行,不得不说这个起名也是非常妙啊。而具体来说,babel是一堆工具链的集合,包括@babel/core和各种插件。
之前学习webpack打包工具的时候,对这个babel的配置总是一知半解。对@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babel/transform-run-time这一堆乱七八糟的总是一头雾水。这两天趁着项目的闲隙,看了姜瑞涛的babel教程(https://www.jiangruitao.com/babel/)后,终于对其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现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如下。
babel转换过程
跟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三步一样,babel的转换过程也是分三步:解析(parse),转换(transform),生成(generate)。而负责这一转换过程的是babel的核心库@babel/core,这个具体的转换过程是对代码进行词法分析,生成AST,通过遍历AST生成最终转换后的代码。当然了,这个说法不完整也不专业,其中@babel/core里面还有许多包括@babel/tranverse之类的包,专门负责parse transform等过程,如果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话可以查阅更加专业的文章,在这里不多做赘述。
babel插件
既然有@babel/core对代码进行转换,那babel的插件有什么作用呢,我的理解是babel/core只做代码转换,至于按照什么规则来转换就要靠babel的插件系统来配置。这种可配置的方法也给了代码转换结果很大的自由度,让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代码的运行环境和开发需要来自己配置。如果没有配置任何插件的话,代码也只能原样输出了。
babel预设
对于es6转es5的大多数配置其实都需要用到一些插件,如果这些插件都要一条一条的来配置的话太麻烦了,因此presets就出现了,所有预设其实就是一系列插件的集合,对于开发中最常用的@babel/presets-env来说,就是一个js es6代码转es5的插件集合。
babel配置
上面说到了babel的插件和预设,其实babel的配置就主要是由这两项组成的。babel的配置文件可以是放在项目目录下的单独文件.babelrc babelrc.js babel.config.js外,也可以放在package.json里面。如果放在package.json里面的话,在json文件里面写一个babel配置,如图所示
"babel":{
"presets":["env"],
"plugins":["transform-class-properties"]
}
笔者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单独写babel.config.js的配置文件形式,babel.config.js使用common.js的模块化规范编写,可以根据环境变量等加逻辑。
polyfill
通常情况下,babel只对es6的最新语法做转换,例如箭头函数转换为普通函数,对于es5中缺失的api例如promise Map Weak等则无能为力,为了能在低版本环境中使用这些新的api,必须引入polyfill。引入polyfill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引入polyfill文件,即直接在代码中将polyfill.js引进去,在这里姜瑞涛(https://www.jiangruitao.com/babel/babel-polyfill/)提出了七种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引入polyfill文件的缺点很明显,增加了代码体积,新增了全局变量,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插件配置的方式来引入polyfill,这种方式引入polyfill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不污染全局变量。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种直接引入polyfill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修改@babel/preset-env的配置来引入polyfill,@babel/preset-env和polyfill有关的行为的配置有两个分别是useBuiltIns和corejs。
modules.exports = {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targets:""
useBuiltIns:"usage",
corejs:3,
modules:"false"
}
]],
"plugins":["transform-class-properties"]
}
useBuiltIns的取值有三个,false,“entry” ,“usage”。其默认值为false。当取值为false的时候,polyfill会被全部引入到代码中。所以,一般不会取false;剩下的两个配置要和corejs搭配使用,当取值为当取值为“entry"或"usage"的时候,须声明corejs的版本并安装corejs库,如果不安装的话,执行babel命令时会弹出提示。
当取值为"entry"时,需要在项目的入口文件处手动引入”core-js”,执行babel命令时根据配置项的targets目标环境找出需要的polyfill进行部分引入。当取值为"usage"的时,除了会考虑目标环境缺失的API以外,同时还会关注我们项目代码里使用到的ES6特性。只有我们使用到的ES6特性API在目标环境缺失的时候,才会进行引入。所以在项目中,一般是采用"usage"的配置。因此在这里可以对”entry"和“usage”的区别做一个总结,主要有以下两点:
- 采用entry配置时,须在入口文件处手动引入 core-js,usage不需要
import "core-js"
- 采用entry配置时,会将环境中缺失的api全部引入,而usage只会引入项目中用到api
采用第二种方式来引入polyfill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插件@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对于这个插件我想学习过工程化的人都会对它有所耳闻,而说到这个插件又不得不提到它的好基友@babel/plugin-runtime。这个@babel/plugin-runtime包里几乎包含了所有babel语法转换时需要用到的辅助函数。而@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这个插件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将这些函数注入到转换后的代码中去。而@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插件剩下的两大作用就和polyfill有关(https://www.jiangruitao.com/babel/transform-runtime2/),而用这个插件补齐缺失的api的话,它的好基友@babel/runtime就不太够用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用它的加强版@babel/runtime-corejs3,用这种方式babel的配置如下
{
"plugins": [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helpers": true, //默认为true 是否自动引入辅助函数包
"corejs": false,//是否做API转换以避免污染全局环境
"regenerator": true,//是否做API转换以避免污染全局环境
"useESModules": false,
"absoluteRuntime": false,
"version": "7.0.0-beta.0"
}
]
]
}
两种polyfill引入方式的选择
- 前端业务项目:使用方法1直接引入polyfill方式
- js库发包:使用方法2api补齐的方式
why?
在这里就用姜瑞涛博客中的原文(https://www.jiangruitao.com/babel/transform-runtime2/)回答吧
可以想象,如果开发JS库的人使用polyfill补齐API,我们前端工程也使用polyfill补齐API,但JS库的polyfill版本或内容与我们前端 的不一致,那么我们引入该JS库后很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前端工程出问题。所以,开发JS库或npm包等的人会用到API转换功能。
当然,业务项目里要用api补齐的方式也不是不行吧。为此,我特意看了一下我们公司项目的babel配置,嗯,不过确实用的是第一种。
后记
关于babel这一工具其实知识点远远不止本文这些,本文也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要真正的学会babel,并不是学几个插件的配置方式就够了,需要从编译原理入手,作为一名合格的开发者,可以从babel作为切入点学习这种底层知识。不仅仅是babel,处理代码生成AST的过程不仅babel有,笔者猜想一些css的处理工具postcss autoprefixer也会用到,只有学习了底层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自己独立开发一些插件也会有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