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一个人更是一个全新的一世界
初中的时候和同桌聊天 同桌问我为什么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我下意识地回答她说因为我们前面十几年都没有见过啊 光是说以前的事就说不完了 何况每天还有新鲜的事情
一晃许多年过去 我想想身边 很难找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大部分朋友都是过一天算一天 应付工作 买房买车 能够顺利恋爱结婚就已经算不错 思维被圈养在目光能看到的狭小范围内 辞职环游世界也不会让自己一下子变得开心
而事实上 人是不会一下子变得开心的 快乐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需要做大量的功课 需要想办法保持 想活得明白不容易
在努力练习和追求快乐的时候 我希望做一些笔记 分享给大家 也提醒自己 绳命的意义
找到属于你的运动
四肢无力 反应迟钝 同手同脚 从来害怕体育课和运动型社交 也不愿意成为猪队友 果断放弃所有的球类运动
住的地方也没有合适跑步秀GPS定位的街道 果断放弃户外跑步
尝试过瑜伽和普拉提 练过跆拳道和空手道 累屎 无法做到长期坚持 果断放弃
最后发现一个适合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零成本御宅运动 就是zumba尊巴舞 在国外已经流行很多年 在家对着视频跳半个小时就大汗淋漓身轻如燕因为有许多跳跃的动作 音乐一般很欢快 舞步也简单 重复几遍就能跟上 类似郑多燕健身操吧
另外一个喜欢的是周末hiking徒步 虽然不是每周都能去远郊爬山 但是每去一次就有一次的好处 三四个小时的集中体能训练也算很好的突击锻炼 朋友圈蛮多号召令的
身体需要打鸡血
体力不行长期处于疲劳和亚健康状态会让人难以对付工作觉得上一天班就太累睡多久都不够 老外会劝你说You need a lift 很多老外会喝点有咖啡因的饮料 甚至加一点酒在咖啡里高兴一下 当然不能喝多不然容易变成酗酒 每天早上下午加一两杯咖啡或茶是很必要的 没有时间睡午觉确实身体需要补充一些刺激物 适量喝点咖啡对身体有好处 每天不要超过三杯就好 刚开始只有速溶咖啡 天天喝到想吐 还是像喝药一样喝下去 后来自己买了咖啡机 咖啡粉煮出来的很香很清澈 渐渐离不开这个magic drink了 有时候不需要加班 能喝到decaf都很开心 期待的心情简直像小时候喝哇哈哈
一点点甜品也会让人心情愉悦 室内一点点香精 身上一点点香水 甚至是有花草香的沐浴露都能带来给好心情加分
外出
资深宅宅 每次出门前都超级不情愿 出了门都会有新发现 新开的店面 新的公共设施 街头熙熙攘攘各色的人群 有新发现就会有新情绪 能晒到太阳闻到花香就更好了
有时候周末朋友叫去海边 刚开始都会拒绝 觉得去海边很无聊 海景都一样 但是每次去了以后心情都会很好 可能是因为空气好 视野开阔 海边有很多热爱生活的人沙滩排球冲浪遛狗晒太阳堆沙子各种二各种傻的大笑 看到了也觉得有意思 相对于总对着电脑是一个非常好的转换
接下来是一大堆理论
完美主义者的心态调整很难一蹴而就 时刻紧张精确的状态是从小就被强行培养出来的 家长老师学校考试工作上司客户社交哪一样都是压力 适当的压力是动力 过度的压力反而让人很难有所作为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反复几次的挫败感sense of failure以后 我几乎是被迫地逐渐学会了调整自我要求 对一次尝试的预期不会太高 expect low是件好事 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的好 更好的心态是做好充足战斗准备 但是对结果顺其自然不看那么重 这样也会战斗力十足续航能力加倍 有时候成功就差那么一口气 所以看得开才能看的远 放得开才能拿得多 这是第一条 需要反复练习 也许几十次 也许好几年
找到喜欢的事业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是一个快乐的中学老师 整天对着孩子没什么压力 日子很好过 同事也都很nice 大家常常一起聚餐周末结伴出游 但是很快生活就开始进入重复的状态 前两年的教案以后稍微改一改就能拿来用 上课也有很多大段的重复不用动脑子 所谓repeated effort 每天重复努力不会让人变的更优秀 优秀不优秀还是其次 关键是无聊 无聊对我来说是最可怕的事情
看到一篇国外的论文力证母女职业生涯发展的相似性 里面有一条母亲是教师的女儿百分之八十都是教师 确实是这样的 对于女生来讲 想要从教师换到其他职业很难 因为做教师太方便了 又能顾家又能享受寒暑假 每天的生活节奏也比较有规律 而很多其他职业如商业传媒建筑设计翻译工程会计法律都需要再度进修不断进阶工作逼着人成长 要面对成人客户和老板的各种要求和出其不意的情况 随时加班随时跑腿随时电话邮件表格轰炸随时被凶被占便宜 要有强大的心理建设和为完成任务打怪升级的能力
当然做老师也不容易要牺牲很多要有极大的耐心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但是相对来说任务属于稍微努力就能完成的范围不需要拼命 相对来说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稳定放学了基本就不会有人打扰 Woody Allen说Those who can't do teach, those who can't teach teach PE. 导演是半开玩笑但是这句话让我很不开心忍不住反思自己下了决心不肯一辈子把自己锁在学校里
这中间也经历了各种思想斗争 想要随大流读个研读个博士回头做个大学老师 对父母也好交代 但是挣扎之后内心的声音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研究就不应该胡乱读博 另外我也思想太活跃想象力太丰富做不了严谨的纯学术 数学也不够好没有把握弄好数据写好分析论文 最后就是我对花花大千世界尚有兴趣掺和难以安静呆在实验室办公室集中思考一个自己不确定的项目命题
因为从小喜欢读喜欢写长大了喜欢看电影所以学了编剧 一年半下来的整体感受就是一个字 难 但是我非常高兴 因为绝对绝对不会无聊 电影电视是一个巨大的世界 足够我这辈子遨游其中了 每上一节课每写一页纸都会感觉自己有收获有进步
难是有好几个方面的 第一个是因为在国外全英文修课有巨大的语言障碍 听不懂表达不出很难受而且一两年之内都不会有明显进步 但是李安也是这么过来的 即使全程带翻译也能拿奥斯卡 所以这座大山可以被时间和技术征服 那就不是困难
第二个是更困难的 就是战胜自己的内心 做惯了老师很容易想要回到清闲easy mode的生活中去 但是编剧这个career其实没有休息要么就是在写 要么就是重写 要么就是在搜集阅读资料分析经典剧本小说以供重写 醒着的时候都在努力观察生活寻找灵感 24小时都最好不停整理思路刷新三观 (像我这篇手记就是从美东回洛杉矶的飞机上写的 对着手机打字视线都模糊了 科科) 懂的越多越好 每天看新闻大事件看各种价值观的节目看流行动向 新的看完看老的 一百年前的历史五十年前的小说三十年前的电影
有时候看的多了会更加怀疑自己 知道这么少能写什么好东西出来 比你有才华有阅历有文采有思想的多了 你写的东西会有人看吗 看了会喜欢吗 这时候就要给自己灌鸡汤换换脑子 转移下注意力
下面播送鸡汤的主要内容 不在乎赚大钱 在乎自己开心 不无聊 有进步 肯定会越来越好 要加油否则会不进则退 然后列举一大堆前辈们如何吃苦受累好多年终于熬出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的故事激励自己
但最大的动力还是在于 当你做一件对的事情时 你会体验逐步上升的趋势 不问结果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经历 知足就意味着眼下一段时间就没有白活 一年半下来我已经不知不觉完成了一个90页的英文剧本了 虽然还是烂到不行 但是比起第一学期连写一句话的logline都困难真的是炒鸡大的进步 关于编剧和电影想说的太多得另外再写
经历改变
不计算得失 我最开心的是自己经历了许多真正的改变 我发现真正的改变都是一点一滴的 来源于你的每一个极小的选择和每一个细微思维的改变
我去过西藏背包旅行 自驾游过贯穿全美的66号公路 这些看上去很美 但其实对内心没有什么深刻的改变 旅行结束了往往也就结束了 反而真正内心的成长对于我来说源于最细小的震撼和感动
回想起来 暂时列举一些如下
比如 我发现我说英语的流利程度跟我的信心绝对挂钩 一个我熟悉的话题我可以流利到和native speaker一样 甚至还能开玩笑 反之 如果说话对象我不熟悉 或者一个新话题要用到许久不说的词汇 马上我就卡壳 结巴到第一次考托福的口语水平 而且因为不确定单词说话声音也自动变小 有时候说的词是对的别人也听不清 意识到这一点 我就下意识地在脑子里积累和归类经验 有意识地在日常对话中分类和联想相似的话题和词汇 去subway点餐理直气壮了点餐速度都加快了
比如 我发现别人的肯定对我的心情有持续的帮助 所以我会在事情过后还拿出来告诉自己 通过别人的嘴巴鼓励自己 比鸡汤实在太多 老美这一点很好 很会夸人 我也多多益善 毕竟从小在东方含蓄的文化里长大被夸的太少了 即使是一些零碎的鼓励在我看来都非常宝贵 越积累越多就会cover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觉得自己长得丑了不觉得自己笨了不觉得自己没用了 腰也不太疼背也不酸了 脑子里记的都是赞美和肯定心情会好很多
比如 我发现胆子大的好处 我天生算比较优柔寡断的 不善于自己做决定 超市选个商品都要犹豫半天 看一个节目Pawn Star典当铺里出售二手商品 老美们商量价格和成交的速度几乎都是一分钟之内几句话的事 我有点被惊到 以后也学着快速做决定 一旦明确自己想要的就不拖泥带水了 发现真的是能让生活节奏快捷很多 以前停车都要绕来绕去看哪个停车位最好 现在只要是看到能停的第一个停车位就停 也不会在车里磨蹭半天刷手机 学老美停好就下车 然后该去哪儿去哪儿 至少在parking这个事儿上现在感觉没有负担非常爽 简直不能理解自己以前买个东西要跑去看两趟都不买是怎么回事儿
反应也变快了 以前每次被问are you sure的时候都是想也不想就直接pass 现在发现在0.01秒之间转变想法换一个回答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任性的坏毛病也好多了
胆子大还有一个巨大的动力 居然来自一只猫 我领养的这只猫小的时候还好好呆在家里 稍大一点就喜欢出门 它每次出门也很谨慎 小鼻子闻来闻去 受到点惊吓就要往家冲 但再害怕它也每次很快恢复 以旺盛的好奇心继续挑战外面的世界 不断阔大它探索的领地 刮风下雨什么也不能阻挡它出去玩儿的心 看它那样子我就莫名其妙地感动 以前我特别不愿意单独出门 仿佛得了被害妄想症觉得一出门就会被搞死 必需有朋友一起才行 这只猫猫给了我单枪匹马闯荡天下的底气 一只猫都不怕 你怕什么
不得不说 即使智商情商一样 女生的承受能力还是比男生差一些 体能上精力上心理上 在剧组有经验的导演都不会骂女生 因为知道再洗练的女生也容易被骂哭 男生就随便骂 大不了打一架
年纪轻一点的我不喜欢强势的人 觉得他们太咄咄逼人 但是大一点后有幸认识了不少有能力又体贴周到的职场人士 他们也会跟你AA制 但是另一方面也会保护你的权利绝对拎得清 我特别喜欢一个姐姐的口头禅叫做“想办法”,她对凡事的第一反应和态度常常是想想办法看有没有机会做成什么,她不会轻言放弃但也会适时知难而退不走极端清楚了解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该争取的时候争取 不该犯强迫症的时候放手 地球很大 build你自己的世界更加重要
比如 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刚来美国的时候本着我天朝以礼待人的态度本本分分地各种small talk 只要对方不走就一直陪着聊天 回答过无数我老家在哪里的奇怪问题 不厌其烦地解释就是为了避免awkward silence冷场的尴尬 谢天谢地现在终于解脱了 没别的 就是因为学会了老美的臭脸大法 有事说事 没事滚蛋 一句I have to go或者Nice to see you对方就能立刻闭嘴 也是爽歪歪
全世界其实哪儿都有路边搞促销拉人的 有次逛街被强行推销某化妆品 beverly hills比弗利山庄的那帮老美早就知道中国人有钱 只要是黄皮肤就老远过来送你小样 搞清情况以后我立刻说sorry, I can't afford it不准备买 金发美女又说要不你买个小瓶的 我说不需要 美女说要不你买个精华 我说我真的不买 她送了个小样放过我了 可能对于各位看官来说这个不算什么 对于我来说可是头一次这么干脆地拒绝别人且没有后遗症不会觉得过意不去不会觉得别人会judge你嫌你穷反正有钱人多的是卖给别人就行了 以前被推销我是绝对好说话的那种人基本上都会不好意思推掉 跟老美学会了say no以后真是省钱省时间 快哉
我也犯过一个低级错误 有次出门找不着路有个老外主动帮我指路 我很感激就跟他多聊了几句 人家还要了我的电话 我也没多想 后来就发现人家把我的聊天定义成了flirt给我发了一堆短信调情只好把人家屏蔽了 所以大部分老美是纯粹爱侃大山 有些可能有好几个意思 真的要分情况 而臭脸大法的真谛在于chill老资无所谓 也更在于你越来越知道你自己是谁你想要什么
比如交朋友 有段时间特别爱参加活动爱加人 Facebook微信的人数成百成百蹭蹭涨 仿佛不断扩大朋友圈就能增加安全感 后来发现真的没必要 大部分人不会再见几次面 认识一堆牛逼的人也不算所谓的人脉 信息灵通吃得开是好事 但本质上大家都是平等交换以物易物 所谓攀高枝并不能改变你的生活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共同语言就会渐渐淡掉 而真正的朋友会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陪着你一同进步 有时候好朋友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对你帮助启发很大 对朋友有更清楚的主动选择的好处就是你更加不容易受人影响 因为知道孰轻孰重能分清楚一件事和自己有多大关系 所以来自外界的纠结就极大减少了
出门在外 越来越体会到友谊的可贵 和爱情一样 友情的发生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也需要用心经营和主动维系 如果是你在乎的能跟你深度交流的朋友请珍惜 切切 如果很缺 请继续找
比如相信爱情 但不迷信爱情 我不知道有没有缘分这件事 但最近重看《老友记》Monica的一句话让我很赞同 她跟Chandler说 他们俩的爱情是遇到了以后两个人都很努力 一步一步走到婚姻的 试了才知道合不合适 没有所谓命中注定 赵薇说她不相信爱情 我不知道她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纸牌屋》里凯西夫妇因为有共同目标势均力敌的能力而一路相互扶持 那么特殊的人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 何况我们一大票普通群众 也许婚姻就是寻找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爱情更多是一种plus附加在生活以上可遇不可求的感官体验吧
说到plus 跟老美相处多了发现他们眼里孩子也属于plus锦上添花的事 好多人主动选择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不要孩子 理解和接受这个概念也有一个过程 我一开始也先入为主地想孩子是人生标配啊怎么可以一辈子不要孩子 而且还曾经一度紧张担心三十岁以前嫁不出去没有孩子天天算日子 和前辈们聊过以后才知道结婚生子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能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已经不容易了 孩子生出来是什么样子什么性格你完全不能控制 太年轻的父母常常会抱怨 因为孩子的突然出现阻碍了他们事业的发展侵占了他们自由生活的基本权利 所以很多老美会事业稳定以后才要孩子 这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迎接孩子以及享受和下一代共同成长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