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镜子》是我国首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由央视的“社会与法”频道策划、拍摄与制作完成。这部纪录片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但我看到的,除了情感缺失和亲子间欠缺沟通,更多是父母往往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孩子,凭着经验去处理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每个人都不是人格健全完美的人,凭着经验和自我价值观去看待问题,也会出现偏差。
纪录片中的父母看到孩子是想当背包客和流浪歌手,早恋,沉迷网上下棋而辍学……但是问题背后的原因,父母该如何看清楚?
没有智慧的爱,往往伴随着千疮百孔的伤害。有时,需要我们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藏起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到孩子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什么促使控制与敌对的形成
据说人大附中为了看央视的这部纪录片,停课半天!我想,纪录片里几个孩子道出的是许多孩子的心声。
为什么,孩子会认为,父母控制他的人生?为什么,父母会认为,孩子对他们产生敌对?
下面,以纪录片中的陈家明(化名)为案例,一起来探讨家长和孩子的控制与敌对是怎样形成的,孩子的问题又折射着家长的哪些观念或问题,看看你和孩子是不是也会在不经意间用这样的方式伤害了对方!
陈家明(化名)15岁刚参加完中考,准备上高一,开学两个星期了,不愿意去学校报名上学,沉迷于网络,黑白颠倒,一个晚上在玩游戏,这一晃他16岁,已经辍学了一个月。
父亲是私企管理人员,大学本科,当家明提出想去做流浪歌手、背包客时,爸爸坚持要把孩子“纠正”过来,认为学习才是唯一出路。在被父母送进训练营改造,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您看见孩子的想法了吗,请不要让孩子过着别人的生活
家明坦言: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一直去上学,那我又有什么用,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永远都没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跟着他们想法来做,买东西,买什么,全都是他们给买,买衣服,买裤子,这些全是他们给我买好了,就让我去上学,只要我在学校听课,无论干什么,都必须要经过他们同意。
对于孩子而言,这样的年纪学习的确是主要任务,但是父母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要生活的呀!
就孩子的一生而言,学校学习不过是他生命阶段中的一部分,他还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其他的能力,发现他自己的兴趣,建立起他的幸福感,当他有学习的压力时他也需要寻找方式来调整身心状态……可是父母更关注的是,孩子上学,学习,考出好成绩,升入好学校,将来有好工作,却很少关注过孩子的内心状态。
事实上,即使父母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也非常舍得为孩子买这买那的,孩子也还是会去想要那些“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是父母觉得孩子不需要的),那是因为父母很少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的。
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纪录片中的家明想要唱歌,想要画画……是因为他的这些想法从没有被满足过。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或多或少会在某方面上表现出兴趣来。想唱歌、想画画,也许是家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想得到更多的尝试和实践而已,但有时父母会认为孩子做这些是“不务正业”,或是怕耽误了学习。
很有可能,家明在想当背包客、流浪歌手这样的理想出现之前,他其实只是想要唱歌想要画画,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释放一下自己,想要给自己枯燥的学习增加一些快乐和精彩而已,并不是要沉迷于此。
但是,孩子的这些想法一直被压抑着,父母过多的限制让他感觉受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而这种压抑积累得更多更深,要么爆发出来,要么自我压抑得窒息,失去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有许多想法,这个世界向他们敞开着(父母当年成长的时代与这大不相同),他们会想要许多尝试和探索。
对于家明而言,想要当流浪歌手不一定就是他心底的真正理想,他真正渴望的是想走出去,想让他的想法被得到满足,还想向父母证明他的自我价值,因为他一直在过着父母的生活,不是他自己的生活。
然而,父母也并非有意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而是父母习惯于为孩子着想,像拉磨一样不知道要停下来歇一歇!
您看见孩子的努力了吗,请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失去信用
家明坦言:本来有一段时间,前段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可以出去,他们考试前也说,考完(中考)随便你想干什么干什么,考完之后他们就说,以后他们有时间请了假带我出去。他们明明说的是,我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他们就从来没给我机会干嘛。完了,我就很恨他们,他们说话就像逗小孩一样。
像许多家长与孩子有过的这种协商,孩子答应父母好好准备着中考,父母也答应了孩子中考结束,将带孩子出去旅游。但是,父母们想到了吗,孩子是把父母的话当真,他真的会为一个可以期待的小小愿望,为之付出过努力,他真的会为备考做过努力,做最后的冲刺。可是父母却看不见孩子的努力,轻易的对孩子食言,令孩子失望。
当父母屡次向孩子承诺,却没有兑现承诺,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任。失去信任的亲子关系,会牢靠吗,会长久吗?不会的。
更重要的是,父母这种习惯性向孩子承诺又食言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就像家明说的,父母说话就像逗小孩一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永远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来看待,得不到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父母也似乎看不见他的长大。而这样又会促使孩子迫切想要向父母证明,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是能够长大的。
再来看看家明的这一段内心表白,就会明白这样的伤害是有多深:
我就是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我可以,所以我就一直想出去,我就一直想让自己变得坚强,我就想让自己不断地遇到困难,要是没困难,我就感到超级不舒服,他们永远都会说,我是在他们底下长大的,你说我怎么会不想出去,他们一直都这样子……
所以,家明才那么想要当背包客,做流浪歌手,目的就是他很想挣脱这种束缚,想走出去,证明给父母看……
你看见孩子想要独立了吗,请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家明坦言:就算我骑车都要受限制,我稍微骑远点儿,我说要骑过武汉的街,要骑到什么街,他们都不让,他们就直接拒绝,我话都没说完,我本想说有什么安全措施,但话都没说出来,说也没说完,他们就已经拒绝了,你觉得我能不暴躁吗,我一想到这些,就非常生气。
家明还透露,平常最喜欢猫和狗之类的动物,也曾超多次向父母表示过要养这些动物,但他们从来就没让他养过,而且他买过很多,父母直接给丢了。
父母是爱子心切,怕孩子受到伤害,在生活处处担忧孩子的人身安全,他们会认为减少孩子的活动,限制孩子对某些东西的接触,这会让他们更放心。
如果孩子想要触碰有毒或危险的动物和东西,父母阻止也是应该的,但在安全和道德底线之线,父母对孩子的诸多想法都是给予了否定,这样不见得能够很好的保护孩子。
事实上,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学会自立和做人,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才是孩子该握有的一支应付生活的长矛,而不是父母的种种限制,或把孩子牢牢栓在身边。
所以,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再听话,认为孩子与自己敌对时,父母有没有想过正是自己用这样的方式将孩子推开了,把亲子关系一点点割裂了……
不是孩子不听话(孩子也没必要对父母言听计从),是逐渐长大的孩子,他们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父母却还是以原来的经验和价值观来看到孩子和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其实父母也需要学习长大的,而长大的不该是年纪,而是人生的智慧。
对于家明这个孩子,他不缺父母的爱,缺少的是父母的尊重、理解、信任,而这才是父母要学会的智慧:
本着平和的教育心态,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讲和,和孩子建立一生的友谊,在这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下,做孩子生命成长的悬崖边上的守护者。请父母们不要固执的认为,在平常生活中处处限制孩子,这就是守护,这就是对孩子负责任。
父母们知道吗,其实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在自救。像陈家明的案例,他被父母的这种牢牢限制的爱一直压抑着,如果做个乖乖的挺好的孩子,不做任何的反抗的话,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严重受损,他也会习惯于被父母安排和指示如何去做事情;但如果,他叛逆,他内心一直挣扎,他一点也快乐不起来,心理疾病也就会慢慢向他靠近,直到他无法忍受,以某种更严重的方式去抗议……
为了自救,陈家明采取了他认为正确的自我保护方式——上网玩游戏,关注网上背包客群,想出走当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如果父母能够透过这些表面问题看到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是迫切独立的话,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而不是强迫的把孩子送到训练营改造。
据该纪录片的总导演卢钊凯说;“之所以取名“镜子”,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但愿,父母们都能够孩子这面镜子里观照过自己,请您看见孩子的想法,看见孩子的努力,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