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代人大多生于1960年以后,就是现在俗称的六零后。
那年月,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高,死亡率也不低,每家总有一两个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早夭。即便如此,家里五六个孩子也是常态,两三个算罕见,若是谁家只有一个孩子,那简直稀奇得很。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时候,姊妹之间的年龄能差出一代人,这在当今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随之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老大已开始出去赚钱,老小却还在家嗷嗷待哺。做母亲的,虽然多半并不出门工作,可家务事之繁琐已经牢牢缚住了她们的手脚,能保证腹中小儿的衣食充足尚且不易,哪儿还有时间陪伴其欢欢笑笑,教他/她知晓荣辱礼节呢?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资质如何、通晓人情世故与否,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恐怕更多的只能靠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的耳濡目染,以及后天在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慢慢体会与领悟。
我的母亲就是在类似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的,没有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在家里又是最小的行五,在别人看来她应该是幸运的。然而,年龄好像没能成为她的优势,她并未因此享受到什么特殊待遇。
不仅如此,她的童年似乎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忧无虑、多姿多彩。据说她小时候总是舍不得花掉零用钱,有一次反而因为不小心弄丢了,换来外婆一顿好打。据说她那时没穿过什么新衣服,也没见过什么新鲜的玩具。据说,在外上大学的二哥偶尔给她买一套新文具,就能让她高兴好几天。
不过,我还听说她成绩一直很好,常年在班里担任班长,在老师眼里一直是可塑之才。很多人认为她即使有不了大的成就,求学之路也该一路顺遂。可是,那时候上学机会毕竟有限,她最终只进修到了中师,后来去工厂下属的学校接了外公的班,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
用母亲自己的话说,她当时的身份虽然是教师,却处于一种“现学现卖”的状态,不断摸索,和孩子们一起提升和进步。这样过了一两年,她才算步入了正轨。
这是我的母亲前二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也是我和父亲都从未涉足过的关于她的一段人生。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才造就了她其后这些年的性格习惯、处事方式。
比如:我上小学时,母女俩虽然常常在中午去外婆家蹭饭,可母亲却在假日里承担了外婆家的大部分家务,擦玻璃、缝被子、挑水,等等。
比如:她常常教育我,大姨在困难的时候无私对我们提供帮助,这份情义我们不该忘记,也不能忘记。
再比如:她虽然离开兰州十几年了,但每每有人组织同学聚会,她即使无法到场,也奉上一段深情款款的贺电;遇到有困难的同学,她总是尽力帮忙,施以援手。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有些是母亲自己的故事,有些是属于他们这代人的故事,但无论如何,我都能从这些小事中读出了一个立体的母亲。她善良热情、重情重义,她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这些在我们眼里似乎有些过时的品质,恰恰是他们这代人身上的闪光点。
这些年与母亲年朝夕相处,虽偶有争执,但我心里一直是很敬重她的。翻看她相册里那些未曾有我陪伴的旧照片,好像把我带回了那个时代,带回了属于她的青葱岁月,亦苦亦甜,美丽而沉重……
本文内容纯属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