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来北京的第三年了。
除了从小长大的家乡,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停留超过五年。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称呼自己为,北漂。
但是现在,我不再这么称呼自己了。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融入了这个城市,很多地方我已经无比熟悉,也渐渐习惯了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有了熟悉的朋友,有了爱人。
可是有些时候,我又觉得,对于北京,我一无所知。我没有接触过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北京,很多生活方式我也没有经历过,我只是在拼命的努力中,工作和生活,忙忙碌碌,穷困潦倒,焦虑不堪。
回想起刚来北京的时候,仿佛还是昨天。
我到北京第一天,交完学费和房租,负债4万。
和两个第一天认识的妹子租一个地下室,房租600,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工作日学习,周末找兼职,被无良中介骗钱,几乎身无分文。
后面找了一个超市卖酸奶的工作,每周两天,收入200,刚够生活。
半年没有工作,一整年没有买过一身衣服,度过了在北京的第一年。
来北京的第二年,负债6万,依然贫穷,但是有工作,有朋友,生活有所改善,斗志满满,在能力范围给了自己能过上的最好生活。
今年是来北京的第三年,负债3万。半年里失业两次,没有工作,消耗巨大。对了,还有比起北京第一年翻了四倍的我的房租。
北京真的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某种程度上,它又是一个让人觉得非常孤单的城市。
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只能跟自己相处,宅在家里,通过社交软件带给自己存在感。精心修饰的照片,斟酌再三的朋友圈文案,生怕自己不够积极,不够阳光,对生活不够正能量,各种各样。
期待着从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找到一些共鸣,能够被别人记起来。
只要有几条链接被我错过了,或是收到的点赞太少,孤独就会重新浮现,我的内心优惠充斥着因没能建立联系而生的挫败的无望感。
展览看久了,也没有那么想看。逛街聚会也不能驱散内心的孤单。
这个城市太小,小到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无处可去,肉眼范围内的一切都那么乏善可陈。
有时候又觉得这个城市太大,自己如同蜉蝣一般渺小。
甚至于,想和喜欢的人见个面,都会因为距离遥远而搁置。我曾经因为加班到半夜想打车去见喜欢的人一眼,却一直叫不上车,一个人在深夜崩溃到蹲在路边哭。
那个时候,我深刻怀疑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这个城市,活的无比艰难。
但是过后,我还是无比感谢这个城市。
包容了我所有的不安和恐惧,让我相信努力会有收获,也给了我逃离原本生活的勇气。我一个人,在这个城市,活得很好。没有人当我是个异类,大家都在努力前行,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大卫·沃纳洛维奇说,爱不足以把你同其他任何事连接起来,也不足以让一个人的身体融入社会和部族里,获得爱人和安全感。你只有你自己,以一种最为对抗的姿态活着。
想通了这些,我就不再期待,事事如意。
生活总有好的地方,也总有苟且的时候。
在某种程度上,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的诗和远方,并且心怀感激。
北漂也好,逃离也好,我坚信,如果一个人没有过好自己生活的底气,换个城市,一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逃离,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没有办法真正接触到一个城市的灵魂,而被外界的表象所打败。
漂泊有什么不好,我注定是停不下来的人,流浪才是我的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