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目的,侧重点不同。
可用的分析维度有:
1)行业分析:了解行业的整体情况,如产品市场占比、包含盈利模式及代表性产品、目标用户区别等。
2)盈利模式:包括产品的盈利模式,盈利情况、运营的资金投入(可以与该公司其他产品线进行对比,有时可以确认该产品是否是公司的发展重心)。
3)产品技术:技术是否前沿、对于用户迅速增加的压力承受能力、稳定性、技术框架等(这点对于很多产品经理来说比较难)。
4)战略层:产品定位,目标用户是哪些(用户特征:地域差异、年龄差异、学历差异、收入差异等)?核心需求是什么?想让用户从产品中获得什么?
5)范围层:目标用户的相关需求有哪些?应该有哪些功能?
6)结构层:流程结构,用户如何达到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可以给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图)?
7)框架层:页面布局,按钮、表格、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是否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8)表现层:产品UI和UE(产品在交互上、视觉上的体验)。
9)数据分析:包含盈利情况、推广情况、用户群体覆盖面、市场占有率,总注册用户量/装机量/转化率/用活/在线时长/等。
在实战中,很多时候数据的意义非常大,又难以收集。除了上述的产品数据外,营销数据(如促销数据、渠道数据等)、经营数据(市场份额、财务状况等)、媒体数据(新闻报道、分析报告等)、组织数据(产品线人员数、招聘数据等)也偶尔会用到。
总之,要根据不同的竞品分析目的,给出对应的建议、结论等(求职时多为产品建议、优化建议等)。
本文摘自《产品经理面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