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关,去谁家过年成为当下许多年轻夫妻的头疼大事,轻则口角之争,重则家庭大战,火力全开,到最后演变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为什么平日夫妻关系不错的两个人,在回家过年这个原本喜庆的问题上会如此纠结与矛盾,撇开情感因素不说,难以适应融合对方的原生家庭也是导致彼此不愿妥协的一大主因。受中国传统嫁娶观念的影响,在适应融入对方原生家庭的过程中,很明显媳妇要比女婿困难得多。
年轻姑娘在恋爱时沉迷风花雪月的浪漫,未曾考虑深思婚姻后的现实生活是很危险的一件事。竹门对竹门,朱门对朱门,老祖宗留下门当户对的这一说法凝结了多少智慧经验的总结。一位生于城市,从小衣食无忧的女孩与一个长于农村,自幼缩衣节食的男孩是很难生活到一块的。他们中的距离不仅仅是物质不对等的经济落差,还包括了家庭伦理,文化观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大至精神层面小到细枝末节的不同。
以我和先生为例。先生作为家中小幺,上有一个兄长和姐姐,自幼受宠,彼时公公年富力强尚有经济头脑,虽说生于农村,但先生自认相对于当时当地其他同龄的孩子来说生活条件已算不错。而我家住县城,上有一姐,父母也是农民出身,反倒自小感觉家中生活清苦,不若其他孩童般衣食不愁。这样看来,我们两人的家庭条件应该差距不大,实际上贯穿我们两人的童年生活,不论是吃穿住行还是学习教育,我还是大大优于先生,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分配不均如此明显,而由此衍生的差异化首先反映在我们消费观念上。受家庭影响,先生奉行朴素节俭,吃穿要求不高,吃饱穿暖即好;我难免小资情调,偶尔喜欢上舒适的餐厅品点美食喝杯咖啡,花钱买些小玩意,这些在先生眼中都是华而不实的浪费。
如果说消费观念的差异可以经由日常生活的磨合迁就不断缩小,那么精神观念的难以共鸣则让人格格不入,无所适从。每次回到婆家,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无处不在,可悲的是不论是外出求学谋生的游子还是留守家乡的劳动力,男女老少对这种腐朽老旧的观念似乎理所当然地接受。在外工作生活多年的先生回到家乡也似换了个人,平日极少冒出的大男子主义在老家一览无遗,或许这是经年累月渗进骨子里的种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并疯狂滋长。他在这片土地浸染了近二十年,家乡的风俗人文早已根植其内心,即便在外闯荡多年,理智上对老家的某些小农意识和陈旧观念也不予苟同,但情感上依旧维护甚至沿袭着这里的一切。所以作为外来媳妇的我回到婆家感受到的是各种隔膜与不适,老公却是如鱼得水,从踏进家乡的那一刻起,他的身体便自动切换了地域模式,从思维到言行顺其自然地进入当地频率。
我试着好好感受乡村生活清新的空气,悠闲的作息,原汁原味的菜肴,但我真的很难适应随地可见的鸡粪,五点吃过晚饭后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然后早早入睡,第二天起来接着大碗鸡鸭荤肉的油腻生活。不能接受无法融入,我无法理解先生对家乡一山一水的热爱,一饭一羹的情感;也无法附和婆婆家长里短的计较、固执的安排;更无法忍受满满的男权主义,自大而不自知……这必将成为我和先生精神沟通的障碍,考验着我们的婚姻生活。
恋爱是两个人的浪漫,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姑娘,婚前请对自己负责,认真审视身边的伴侣,考察他的家庭,确认自己是否做好足够的内心建设接受他和他原生家庭的一切,明确好婚姻底线才是保障日后生活长治久安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