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山海经》中屡次出现,是一个有着特殊功用的动物意象,围绕着“蛇”有很多神话传说,今天先从它被当作上古大神偏爱的耳饰开始说起。把蛇当作耳环,用古语叫做“珥蛇”,我们就来看一下《山海经》中都有谁喜欢这么做?
(一)《山海经》中谁人珥蛇?
盘点一下《山海经》全文,会发现其中共有九处“珥蛇”记录,其中有所分别,七处为“珥两青蛇”,两处为“珥两黄蛇”。
其中”珥两青蛇“的禺强和奢比尸出现了两次(此处择一条记载述之),其余则是南海之神”不延胡余“、西海之神”弇兹“、以及之前我们聊过的“夏后开”。
“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海外北经》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大荒东经》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大荒南经》
“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大荒西经》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关于“珥两黄蛇”的,一个是北海海神“禺强”(即禺京)的父亲——东海海神“禺”,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巨人“夸父”。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惟海神”——《大荒东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大荒北经》
那么,有没有注意到其中有很多问题?我们尝试着去解答一下。
(二)“珥蛇”之三问三答
1.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何四方海神(除不延胡余外)几乎都是人面鸟身、珥两青蛇,鸟和蛇之间有无关联?
我们需要战在以远古先民的角度去考量,在初民心中,凡人之躯的存在空间是介于天地之间的,很难超越自然的束缚,像鸟类一样翱翔天空。
但是龙蛇一类的意象,却一直被视为具有独立升天以及潜渊的异常能力。比如,在《荀子》中就说到:“腾蛇无足而飞”,龙自然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所以,鸟与蛇其实都象征了人类寻求超自然能力即“升降于天地”的一种体现。
2.再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大神“珥两青蛇”,有的却“珥两黄蛇”,蛇的颜色之分有区别吗?
关于这一点比较难解,可能只是远古先民的随性记载,难免会有过度阐释之嫌。但是还是需要尝试一下,可以看到“珥两黄蛇”的只有东海海神“禺猇”和巨人“夸父”,那么为什么是他们俩?这里提供一则材料及思路:
《史记·封禅书》云:“(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祀之。”
按照《史记》记载史敦的说法,黄蛇是“上帝之征”,而对于彼时巫师及君王而言,黄蛇几乎和黄龙同义。至于青蛇,可能并没有特殊含义,或者暂时无合理之解释。
3.再说最后一个问题,“珥蛇”作为一种通用的神圣标志,到底有着什么深刻的寓意和功能?
阳Sir以为,“珥蛇”的外观效果是用来标志神性的,实际上在《山海经》中多次提到了人面蛇身形象,诸如伏羲女娲、共工、相柳、轩辕之国等,而袁珂先生也注解说:“古天神多为人面蛇身”,那么神性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自然是能够随意往来于天地之间,而这就需要借助蛇/龙的生物灵性。
以唯一一位既非神灵也不是帝王的夸父为例,它居然能够与太阳竞走,显然也应当具有飞升于天的神异能力,而这正是通过借助汲取灵蛇的力量完成的,不然他为何不光耳朵上两条蛇,手里还攥着两条蛇?
当然,另一种解释是,“珥蛇”的大神,其脚下一般也会“践蛇”,而夏后开则比较独特,作为人神混血的帝王,他同时也身兼国之大巫,所以龙与蛇同时出现,代表了其权威与神力。
(三)红山文化之玉蛇耳坠
沉睡多年的地下考古实物,总是在重见天日的时候,给人们带来惊喜。2012年,在辽宁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中,就首次出土了戴在墓主人右耳的“蛇形耳坠”,是不是突然就让你想到了《山海经》中众多大神“珥蛇”的记载?
根据描述,这些蛇形耳坠,大小约为成年人食指中指并在一起的大小,体呈灰白色,蛇头嘴巴眼睛清晰可见,而且非常光滑,底部略粗糙于头部。这件实物的出现,再结合《山海经》中“珥蛇”之神的解读,便为这个右耳戴着“蛇形耳坠”的墓主人身份,提供了一个指示:
它可能正是当时社会中巫觋萨满之类的神职人员,玉蛇耳坠不仅是一件装饰,而且也是其升天通神能力以及独特身份的标志物。
考古山海经持续更新,小伙伴们记得关注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文/李公子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