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花开有时,衔接有度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倍加关注的焦点,很多家长有这样那样的疑惑和焦虑:孩子的孩子生活到底该为小学储备多少的知识?原来在双减之前,公立孩子园一直有这样的现象:大班下学期会流失一部分孩子去幼小衔接机构进行专门的幼小衔接。因为大班之后,孩子要从基本没有压力的“小朋友”走向承载家庭更多期待的小学生。很多家长就怕孩子掌握的知识不够,学拼音会不会吃力?书写会不会困难?能不能认真听讲?或者听说以前一年级讲课非常快,家长们担心不提前学点孩子会不会跟不上啊等等,就是担心孩子不能很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而从小学老师的角度来看,其实超前学太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尤其是现在伴随着双减政策,国家提倡一年级教学“零起点”,我们要相信国家这次双减的力度和决心。小学在一年级上学期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些超前学习的孩子,入学最初会比较轻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有部分孩子会出现老师上课讲课,他觉得好简单啊,我都会,“懒得学”的状态,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上课不认真,最怕的是养成了不认真听讲的习惯,这样到三年级就会容易出现断崖式下滑,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年级现象”。由此可见,当前幼小衔接中的难题并不是“知识储备”,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孩子完全无准备的“裸奔”进入小学,如果完全无准备,初入小学,也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那么,幼小衔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为了帮助孩子能更快适应新环境,我们家长该如何助力幼小衔接呢?

幼小衔接是孩子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转折。

由于孩子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孩子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孩子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二是生活准备。三是社会准备。四是学习准备。

身心准备——

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孩子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


01

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孩子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请家长注意莫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 “你就淘吧,过些日子上学了让老师治你!”之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

02

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

03

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可根据孩子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多动手勤思考。

心理准备不仅有孩子的心理,也有我们家长自己的一个心理准备。

首先是信任和接纳,直白地说,就是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我们来看几个很可能会遇到的场景。小朋友,并不是每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强的。如果孩子还不会穿衣服,你会怎么说?

一种说法是:“你连个裤子都穿不好,进了小学没老师帮忙的,要被同学笑死!”

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传递焦虑的说法,虽然说的是事实,但是它描述的是一个不能马上验证的未来,而且在这个未来里还是一个很负面的场景:被别人笑话。对于小孩子的认知能力来说,他不会觉得“我必须学会穿裤子”,而是会觉得“上小学太可怕了,我不要去”。

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我相信你多练一段时间,在进小学前,肯定能搞定穿裤子这个BOSS。”这个说法同样是在描述未来,但这是一个光明的未来,是一个正面的场景,而且给了他足够的信任。

除此之外,要给他足够多的练习次数,不要每次看他穿得不好,就帮他穿,让他自己慢慢去摸索,类似的,穿衣服、扣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用筷子、主动上厕所、主动喝水,这些事情进了小学都是要自己搞定的,需要提前给一点练习空间,但是不要制造焦虑,尤其不要把家长内心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犯错粗心】

有些小朋友应该是提前上了不少课的,肯定遇到过题目做错或者粗心大意的情况,就算现在不上课的小朋友,进了小学基本上也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那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小朋友肯定不是故意犯错的。他觉得自己是对的,没想到自己想错了,被画了叉叉,这本来就是一种负面的体验,如果能避免,他们早就避免了,没有人想老师给自己画叉叉的。

所以我们就没必要继续去对孩子强化这种负面体验,说:“教了你这么久,怎么还是做错?进小学了跟不上怎么办?”

这其实还是在投射家长自己内心的焦虑,让小孩子接受双重打击。

我们可以怎么说呢?“这次做错了,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要帮助孩子化悲愤为动力,把问题变成机会。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再看一个常见的例子,缺乏专注,上课不专心。

这也是大多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尤其是男孩子家长,应该已经深有体会。

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能做到的专注时间本来就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的一个过程,而且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差异会很大,不同发育节奏的孩子差异也会很大。

我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就算孩子的专注力比较薄弱,我们也不要给他贴上“专注力差”、“调皮好动”、“静不下来”这样负面的标签。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标签效应”,说的是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会更容易按照这个标签形容的样子去管理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和标签达成一致。

我们还是要采用正向激励的办法,说:“你今天比昨天多坚持了1分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再多坚持2分钟。”告诉孩子你不要动这样的负面说法的效果肯定不如你可以尝试坐直听讲这样正面的要求。最后一个例子是关于学习困难的。

虽然双减以后低年级没有考试了,家长们排名方面的焦虑会少一些,但一个班级总有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孩子们自己也感觉得出来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连续的成绩不理想,那就是遇到了学习困难。这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面对这个事实,既不要用“粗心”、“不认真”这些借口帮孩子糊弄过去,也不要拿成绩好的同学来攀比打击自己的孩子,比如说:“看看人家多厉害,你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都不懂?”

学习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也许是孩子在某个地方想岔了脑子拐不过弯,也许是老师讲得不清楚孩子没听懂,也许是其他同学事先学过所以老师进度比较快,也许是某个前置的概念孩子不知道,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们家长一定要从内心接纳这件事对孩子有难度这个事实,哪怕是很简单的说过很多遍的问题,没学会就是没学会。我们接纳了没学会,才能继续往下走,找到症结,解决问题。

对孩子说的时候,也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给问题贴上“简单”的标签。而是说:“看来这对你确实有难度,我们拆开看看,到底卡在哪里?”

还是我前面说的,孩子不会故意让自己成绩不好的,成绩是结果,不是原因。我们不要因为结果而否定孩子,而是要找到成绩不好原因,针对性地给孩子支持。

身心准备的时候,对话游戏。

如果上课时想上厕所,怎么办?

要是还能忍一会,就趁老师讲课的间隙,边举手边喊“老师,我要上厕所!”

要是急得忍不住了,就一边喊“老师,我要上厕所!”一边直接冲出去。

回来的时候向老师鞠躬,再回座位。

如果上学迟到了,怎么办?

诚恳地跟老师道歉: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明天我会再抓紧一点。

如果上课被老师批评了,怎么办?

如果是因为开小差,就说老师对不起,我刚刚走神了,请您原谅。下次我会专心听讲的。

如果是回答不出问题,就说老师对不起,这道题我不会,我想可以这样这样,但是做不出来。

如果闯祸了造成破坏了,怎么办?

诚恳道歉,认真补偿:真的对不起,我可以怎么补偿你吗?这样可以吗?

如果上课的时候同学跟我说话,怎么办?

严肃地告诉他:“嘘,听老师讲课。”

如果还继续,不理他,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如果他伤害到你或是破坏你的东西,举手告诉老师。

如果饭太多了吃不下,怎么办?

吃饭前:老师,我吃不下这么多,可以帮我去掉一点吗?

吃剩的:老师,我实在吃不下了,剩下这点可以倒掉吗?下次我会再少盛一点。

老师不许倒:偷偷倒在妈妈给你准备的塑料袋里,放书包里带回来。

大家不要笑啊,饭吃不下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到高中,自己想了很多偷偷摸摸的小动作,因为从来没人教过我可以去跟老师交涉。小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就是有可能被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困住,然后还发散出来很奇怪的行为的。

大家可以看到,我刚刚举的几乎全部是负面的例子。为什么要跟孩子讨论这些,就是让他知道,负面事件也可以跟家长说的,而且家长会帮忙想办法,而不只是骂他一顿:啊,你为什么上课前不去上厕所?为什么不好好听课反而跟同学讲话?为什么浪费粮食?

当然了,真的闯祸了,教训还是要教训的,但不能只有教训,解决方法也要告诉他。

这种讨论,不用涵盖所有的校园情况,也不可能都覆盖到,主要是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而且要允许孩子用“有个小朋友”、“我听说”等等代替自己,来描述整个事件。我们大人也会这么干的,“我有个朋友经历了什么什么”,其实说的就是自己,对吧。

我们跟孩子建立起这样的信任关系,才能在他真正遇到严重的事情的时候,愿意向我们家长吐露心声。我们的小孩不会永远这么蠢萌可爱的,很快他们就长大了,等他们读初中了,惹是生非能力变强了,又是叛逆期,再想建立信任,就来不及了。

孩子不信任我们,就会有其他人趁虚而入成为他最信任的人,至于这个人是好人坏人,那就不知道了。

生活准备——

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孩子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

01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孩子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孩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02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孩子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最后,引导孩子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

03

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通过动画片,绘本故事加强孩子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04

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也需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同时,注意引导孩子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社会准备

01

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

成人需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他们习得方法、学会社交。日常家长可多带孩子出去玩或参与社区活动,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02

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

家长可制定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他们做出好行为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如发现孩子说谎,要耐心了解原因、正面引导。

认真听人说话的习惯。

我们国内的教育主要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所以听课的能力很重要。

首先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不打断他,同样的,也要求他不打断大人说话。

其次,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来扮演老师讲课,大人扮演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把他做过的调皮捣蛋的事情都做一遍,让他感受一下老师的愤怒,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还有就是让孩子学习把听到的话总结记录下来,比如布置作业,家长口头说,让孩子自己记录,可以用数字、画画、贴纸、标记什么的,反正以孩子自己擅长的形式,但是必须听,然后自己记。

这是为上学以后记作业和记笔记打基础。

03

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

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等。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进步的动力会更大。

04

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孩子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集体。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孩子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

学习准备——

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孩子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01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02

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03

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等。

在养成每天独立完成一些任务的习惯时候,

任务内容可以是幼小衔接的热门内容,读书、写字、拼写、口算、朗诵、解题、弹琴,具体选哪些,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调整。

内容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坚持”+“无人陪伴”+“先做再玩”的模式。

每天坚持,是对大脑一个高频度的训练,每天1次每次5分钟,比每周1次每次1小时的耗时更短,但效果更好。

无人陪伴,是对自控能力的一个训练,一定要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不要写个字还要家长在边上陪着,还要催,还要纠错,开小差了还要骂。这个既浪费家长的时间,又消耗亲子关系,得不偿失。

一开始任务可以很简单,耗时很短,就5分钟,但是这5分钟要自己独立完成,到时间了收卷批改。没做完也没关系,明天继续做,做不完后天再做,但这5分钟你也别想溜号。习惯以后,任务可以慢慢加。

最后,先做再玩,早点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给孩子自由支配,玩他自己想玩的。如果作业抓紧,可以额外省出20分钟,但如果作业拖拉,就要损失玩的时间。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眼中的幼小衔接只是学科知识上的衔接,有些家长可能还关注到了孩子的学习习惯,但是忽略了孩子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那么我们进行长期观察,学习,紧密结合着《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认为这些习惯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家长们可以进行引导和关注。包括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学会倾听、养成阅读习惯、运动的习惯、做家务的习惯等。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的好处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语文老师每次家长会都会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双减”作业少了,但是家长一定不要放松孩子的阅读,每天回家至少30-60分钟的阅读时间要保证。幼小衔接关于阅读要完成两件事:一是养成对的阅读习惯,二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进入小学后,一直到三年级左右,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有些人总是有这样的困惑,我的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其实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今天给大家分享几条建议,希望帮助孩子们早点养成阅读的习惯。首先是家庭的读书氛围和父母的以身作则,而父母如果爱好阅读,家庭必然会有很好的阅读氛围,这是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方法。适合孩子看的书尽可能摆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样便于孩子随时翻阅。然后是每天坚持阅读,保证每天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固定的阅读时间进行亲子共读。也可以在家里举办小小读书会,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读,孩子在一起读起来的劲儿特大。一定要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关于学科学习有什么建议呢?

幼小衔接中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所说的知识储备,并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我们所说的知识储备其实与教育部所要求的“零起点”入学是并不违背的。我们可以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磨耳朵大量的英文输入来培养语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思维,通过阅读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等等。那么我想就语文这块重点谈一谈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就语文来说,我们刚才说了最重要的是阅读,所谓厚积而薄发,阅读不但拓宽孩子的眼界、活跃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知识,更是孩子积累语言,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

除了阅读,其实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识字。那么我们在识字上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在识字这件事上,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孩子们对汉字敏感差别非常大,一种是坐享其成型,还有一类属于字字皆辛苦型。怎么说呢?就是有部分孩子,在三四岁开始,不断地发问,妈妈这个是什么字,那个是什么字,通过亲子阅读就能认识很多字,学前就能实现自主阅读。那还有一种就是等啊等啊,家长翘首以盼等着汉字敏感期到来,眼瞅着同龄孩子识字量很大了,就开始引导孩子去认字,后来各种方法,发现孩子不但不感兴趣,而且识字特别慢。关于识字的态度上,我是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很大的孩子和只认识简单几个字的孩子在中年级之后来说是没有差别的。低年级班上会有一些识字很费劲的孩子,但是到了中高年级,识字对于孩子们而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刚入学的那年,其实识字量大的孩子是很占优势的,首先他可以自己读题,在做作业和理解题意上优势就很突出了。但其实,我们一年级是为孩子们读题的。所以我的态度是,识字这件事不用焦虑,在保护孩子对汉字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尽量多的识字,识字最好来源于阅读和生活。在生活中识字,平时在大街上、宣传单上、说明书上、广告牌上、公交站牌上等,都可以跟孩子交流下,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慢慢也能积累不少。总之,识字这个事儿,因人而异,毕竟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不同,孩子对汉字的敏感度也不同,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不要强迫孩子,破坏孩子对识字的兴趣,也不要过于焦虑,毕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识字这个事儿一定会迎刃而解的,并且识字量的大小,并不会造成孩子以后的差异。

幼小衔接,最重要的是不要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动力,千万别还没上学就已经“厌学”。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考虑给孩子打造一个学习角落,一个书桌一把椅子,帮助孩子打造“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的看书画画,从之前趴在地上、站着扭动的状态,慢慢过渡到可以在书桌上坐定。分阶段逐步拉长“学习”时长,从10分钟到20分钟,慢慢适应。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养成倾听的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和做家务的习惯。让孩子在这些习惯中学会独立思考,与人交往,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相信,在家长的陪伴和关注下,孩子会又稳又好的完成幼小衔接,早日成为自信快乐的小学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