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那天中午,传说中有个同学跳楼自杀了,不知道为什么消息,腾讯新闻都发了。也不知现在这个时代到底是怎么了,坏消息总像坐上了奔驰的列车,远在北京毕业了的校友晚上就微信问我了,学校是不是出事了,我也仅仅是听说,官方没肯定我也就是支支吾吾说了大概,谁想那个学长就跟我说了起来,殉情跳楼,二十八层之类的,感觉比我要清楚的多,目击证人莫不是远在北京?
清明假期今晚上宣告结束,我却再也没有听说那个同学的消息,因为我们特殊的性质,这必然销声匿迹。而下一个清明节,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提起那个孤单从楼上落下来的人。
跟战友一起抽烟,跟他说起来清明节鬼门大开,吓得他一愣一愣,我总是这么神神叨叨,或许是他们老看我捧着一本周易吧,在他们眼里,周易总是跟鬼神联系在一起,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晚上躺在床上,不自觉的就想到了生死这个问题,看的书多了,变得有点敏感。虽然死去的人我根本不认识,却同在一个学校,共同忍受着同一份迷茫,我可是置身事外,却没办法麻木不仁。我没法好好去说我怎么对待死亡,只有 引《死亡》中的一段话,每当有人死了--你所知道的人,你曾经爱过的人,曾经跟你在一起生活过的人,已经变成你存在的一部分的人--某种在你里面的东西也死了。当然你会相信那个人,你会感觉到有一个真空,那是自然的,但是那个真空可以被转化成一道门。死亡是一道门。死亡是唯一留下来没有被人类腐化、没有被人类所染指。当人们面对死亡,他们会觉得怅然若失,不知所措,他无法了解它,他无法从它做也一个科学,那就是为什么死亡尚未被腐化,那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没有被腐化的事。多少世纪以来,我们一起都被教导说死亡是反对生命的。死亡是生命的敌人,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当然我们都因此而变得拫害怕而无法放松,无法处于放开来的状态。如果你对死亡无法处于放开来的状态,你在你的生命中将会保持紧张,因为死亡跟生命并不是分开的。除非你接受死亡,否则你将保持只是一半,只是一部分,你将保持偏颇。当你同时也接受死亡,你支委会变得平衡,那么一切就都被接受了--白天和晚上,夏天和冬天,光和黑暗,全部都被接受。当两者都被接受,当生命的两极都被接受,你就会得到平衡,你就会应得很镇静,你就会变得完整。
死亡并不应该看成邪恶的,死亡其实跟离开都差不多,都是把现实所经历的永远变成记忆,死亡就是记忆包裹封存的胶带纸,这个包裹里不论是蜜饯还是黄连,它的味道都不是由封装的胶带来决定的。而当好多好多人,在遇到过之后永远的再也不见,或者永远的安静躺在通讯录中,其实,跟死亡的意义也差不多了,我们的世界再无交集。
就好像当初的小学最要好的朋友,那个红脸蛋少年,挥挥手离开,说一定要常联系常写信,二十年后的同学会聚首,早已不见了那个小少年,如今的你,虽然还是你,可是在我这里,那个红脸蛋少年却是从道别的那一天起就死去了。这个人,并不是他。
而我的弟弟,那个十七岁就离开的孩子,他也不会像红脸少年那般变一个人出来提醒你失去的友谊和年华,他会在我的相册里告诉我,他永远都是那个十七岁的弟弟,他不会变,他的死亡,是我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好的道别。
死亡还是宗教给的解释远远胜过一切哲学和科学。轮回,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我从来都确信它存在。你肉体的死,是灵魂的解脱,而人的本源是灵魂,肉体只不过是个寄托的载体,我愿意相信,我点头,我举手。
别跟我说死去,我只想跟你说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