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9年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从时间点看,元旦后、春节前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是大扫除、总结和反思的好时机,我花了2周多的时间整理了电脑,由于我是科研工作者,大部分时间都和电脑打交道,加上我两年多时间未整理电脑,这次我对该专题总结、检视如下:
第一,我看的文章、写的文章、尤其听过的课真不少,可谓认真,但效果不佳,关键是: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认真做,做到极致,我的知名问题就是缺乏专注,泛不如精,没有围绕某一专题深耕;
第二,要遵循少就是多、慢就是快,慢以致远,循序渐进,贪多嚼不烂,缺乏反复,即“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如果不做,资料与自己无关,就像我这次整理发现的,叶老师课上讲的很多资料,我课下一次也没翻过,课上拍照其实就是为了心里安慰,类似的,这两年的照片整理非常繁杂(后来干脆以年分,不做细整理),就是因为经常到了景点就照,但回来后一次也没看过,如同这两天我在整理物品(春节前大扫除)发现的,不少东西买来后就没用过,尤其是很多食品、特产等都有保质期,好多都坏了,可惜之余,进一步让我体会到要做断舍离,物品少而精,这些少的物品一定要精,就是质量好,用好的物品,也会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和电脑整理中的发现是一致的;
第三,专业课程培训听了就扔,不遵循艾宾浩斯曲线,如果不用,知识与自己无关,就像最近在整理食品时发现,不少外出带的各种特产纷纷过期,这些特产如果不用,与自己无关,学习的知识如果不用来创造知识,同样与自己无关;
第四,缺乏整理,整理是个持续的过程,在平时要不断整理,如每周小整理、每月大整理等,看过的资料没用立即删,我有两年多时间未整理了,虽然这次工作量大但效果不太好,平时要养成随时整理的习惯;
第五,要多用网盘。有用的(尽量尽量的少)可以储存网盘,充分利用“云”的概念,因为网传到云端,可以实现共享,不同机器、不同人、不同场景随时调用,非常方便,如我这次把上课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放入坚果云,这样就不用每次课前拷资料等麻烦了,要转变观念,不能将电脑当做储存器,知识不是用来存储的,是用来进行研究(产生论文、课题、专注等);
第六,先分大类,再分小类,互联网可以查到的不保存,根据易效能的教导,大类分成工作流、参考资料、历史归档、垃圾箱,其中工作流又分成项目资料和非项目资料,参考资料又分一般资料和专用资料,历史归档应按年归档。电脑文件命名的结构:项目命名词(或项目编号)文件命名词日期_V版本号.文件后缀,例如:XX项目投标文件20150412_V1.0.doc,在文件或文件夹前加一些符号做特定表示,如!(叹号)——标注重要的文件或者文件夹,#(井号)——标注等待处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号)——标注正在处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