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可以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有的人可以天天吃辣,有的人吃就拉肚子。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食物反应差别如此之大,但是提到健身减肥,好像饮食标准一下子就统一了,少吃碳水,多吃鸡胸肉,少盐少油等等。同样的饮食,能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吗,并不一定。
《写在基因里的食谱》围绕传统与现代饮食,基因与文化间的交互联系,对这些差异现象做解释。吃的对不对,要看基因是不是匹配。
给大家分享下其中有趣的例子。
对乳制品的耐受
以狩猎为生的人群因为生活环境复杂,食物来源不稳定,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酶,无法消化吸收羊奶,牛奶等,食用后会出现腹泻和腹胀)能够使婴儿更早的断乳,让母亲回归正常生活。
但以畜牧为生的人群,更易获得牛奶羊奶等,对乳制品的耐受能够让大家获得更好的营养。
乳糖耐受性的出现是相关基因突变合成乳糖酶的结果,你是否能够耐受乳糖,取决于你的先辈在多久以前开始进行畜牧生产,以及你的祖先在多大程度上通过牛奶或者羊奶摄取足够的营养,这是体内残留的关于进化的隐秘记忆。
对酒精的耐受
以农业生产为生的人群,水源容易被牲畜粪便污染,进而感染痢疾(痢疾是一种经粪-口传播的细菌性传染病,不洁净的水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对酒精的高耐受性(不易醉,不易受伤害)可以让人们摄入酒类(谷物,葡萄等发酵而成)来替代不洁净的水源,减少痢疾感染。
而游牧民族主要是通过在沙漠中狩猎来获取食物,没有太多机会让水源被感染,低剂量的酒精也会让他们酒精中毒(遗传易感性,更容易受外界某些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疾病)。
中日韩人与欧洲人相比,无法耐受低剂量酒精酒精的人群要高5-8倍。有趣的是,最先从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民族对酒精有相对更高的耐受性。中国应该是很早就开始农业生产的民族,照理说不应该是这个结果,难道这是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通婚,基因相互影响造成的结果?
蚕豆的两面性
撒丁岛,地中海沿岸疟疾最高发的地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这里的人群世世代代都在食用蚕豆,它可能是这些人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唯一食物选择。
部分人群食用蚕豆后出现溶血性贫血,但同时也获得了抵抗疟疾感染的能力。这是G6PD这个致病基因影响了红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造成的伴随结果,是食物与遗传基因在特殊环境压力下的适应行为。
地中海饮食
提到健康饮食,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地中海食谱。地中海区域人群冠状动脉疾病死亡率远低于其他人群,而这可能与当地的饮食有关,它的食谱就逐渐成为目前很流行的“典范”。
地中海食谱的基本特点是把食物浸泡在橄榄油里,铺上略带苦味的野菜菜底,配上各种各样的豆、鱼等其他食物。在这里,橄榄油是他们内心的信仰,所有的饮食中都有它的身影,年长者每天大约可食用50g纯橄榄油。每年差不多有180天的斋戒期,在不同日子里有对奶制品,鱼,蔬菜等选择性食用的习俗。每年不同季节会食用超过150种野菜。
冠状动脉疾病死亡率低是大量食用橄榄油,野菜,斋戒等多种文化习惯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说复制他的食物,我们就能获得同样的好处,这是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
对辣椒的敏感和迟钝
早期,鸟类对辣椒的辣味迟钝,食用辣椒可以从中获取胡萝卜素,同时将辣椒籽传播到其他地方。但是哺乳动物在食用辣椒后辣椒籽被破坏,无法被传播。而且食用辣椒后会产生刺痛、灼痛感,这让哺乳动物和它保持安全距离。于是人们一直将辣椒作为驱虫剂和局部外敷药来使用。
后来,人们利用辣椒的抗菌作用,让肉类食物不至于因为高温环境而腐坏,起到保鲜作用,逐渐的人们食用辣椒后的反应也从敏感变为迟钝,能更多的食用辣椒加工过的食物。
像武汉,重庆这两个城市夏天温度非常高,有火炉之称,当地人也蛮能吃辣的。所以有些人群能吃辣,而另一些人群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肉类所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具有抗生素作用的辣椒在这个地球上的分布,这种对辣椒的喜恶不是随机产生的,是环境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今天就到这里啦,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