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由】
真理不在教科书的空洞说教
很多人读书多年,却得出令人悲哀的结论:学校能够给他的,不及他真正期待的百分之十;书本曾经给他的,绝大部分没有用处;大纲要求掌握的,多让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我们的教科书是个统一、有机的生命:无论有多少学科,它都只有一个灵魂、一套标准;无论我们有多少姿态各异的生命个体,它都竭力想要造就同一个模型、同一副心肝。
今天有很多人怀疑一切,其实首先是从怀疑教科书开始。今天有很多人不相信一切,其实首先是从不相信教科书开始。
全家人读经典,至少可以抹除教科书的偏见,至少可以重新打量教科书的得失,至少可以多出一重视角感知真理。
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
老子(约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他“老子”。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曾在周都洛邑任藏室史,两次接见孔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五千言《道德经》(又称《老子》)。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尊为神仙。《老子》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老子》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孔子说:老子其犹龙邪!庄子说: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鲁迅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其根在道家,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阅读方法】
经典选择,值得反复朗读,终生体味
选择经典,须看它是否值得反复朗读,终生体味。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我们穷尽毕生精力,恐也只能窥知九牛一毛。而真正经典中的经典,它所蕴含的大道理与大格局,已足够指引全程人生,开启生命智慧。故不必贪多,亦不必求全。
值得反复朗读的经典或其片断,必定音韵和谐,妙语如珠,琅琅上口。如此,汉语言的绝美语感,汉文化的强大张力,势必感染全部身心。值得终生体味的经典或其片断,必定大道至简,形式至易,意涵深长。如此,古圣先贤的智慧、心性与面容,必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因此,选择阅读对象,必须选经典,最好选经典中的经典,并让它符合值得反复朗读、终生体味的要求。经典一部,胜精金美玉,胜杂书万本。倘终生朗读不断,体味不尽,其义必定自现,其功必定显著,其德必定厚重。
【古今阅读链接】
孔子读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吾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吾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老子》在教给我们什么
《老子》分《道经》、《德经》二篇,《道经》论及至高无上的道、道的基本特性、得道者的表现、求道的途径等四个方面,《德经》论及道与德的关系、德的运行规律、大德之士的表现、如何德治天下、如何修养道德等五个方面。
《老子》论道,一章一句都极肯定:道不在肉眼可以实证的范畴;道非世俗的观念所能包容;道为宁静淡泊的心灵显现;道与万物彼此圆融;道以唯一的标准均衡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源头。道的特性,则在无私、无争、无取、无我、无存、无欲、无身、无定。得道者的表现,则在大智若愚、身死不亡、无为而治、如来如去、绝圣弃智、独异于人、无所不知、众望所归。求道的途径,则在诚心向道、身无挂碍、取法自然、超然物外、善待万物、以德报怨、无所执著、不事妄杀。
《德经》中,老子首先论及道与德的关系:德是大道之下的做人标准;德是道的特性的物质体现;德是道借以均衡万物的依据;德是遵从大道的自然获得。无论人能否知觉,德都在大道的整体机制之下,不折不扣的展现其运作规律:失德必定失去所得;柔能克刚的根本原因在德;一切所得均须以德交换;寡德而多欲,必招祸患;大德之士,易见大道;学问与机巧,多损道德;诚善为本,可积大德。由此,大德之士也就表现出超然生死、沉静少动、正道直行、勇猛精进、淳朴亲和、守德不败等等特征。
《老子》也将道德提升的厚望寄托于德治天下。德治的关键在于:人神和谐,不致天怒人怨;谦和忍让,主动居处卑位;大倡道德,真正使天下太平;与民无扰,真正使百姓安居。倘不逢德治之世,《老子》也给出了自我修养道德的方式:被褐怀玉,耐得住最大的寂寞;反躬自省,一切都从自身找原因;不显不彰,安宁祥和,独重德行;同时,安守本份、不事奢华、不露锋芒等等,至少不损德失德;此外,大忍于外、大善在心、不积外物等等,可自然而然积大德。(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