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深圳卫视的知识发布会播出后,出现了不少金句。
但也有让人感到疑惑的句子,比如“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随大流,但思想也可以偷偷摸摸求上进”。
有人问道,生活随大流的人,真的还能求上进吗?
02
拾遗有一期有这样的观点:一味乐观并不能保证拥有成功的人生,悲观也并不等于陷入负面情绪。乐观和悲观只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
其实随大流和求上进,其实也只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职场上下属顶撞上司的故事,数不胜数。以前看过这样一幕:上司说错了一件事,下属都没有直接明说,却有一位职员当面指了出来。上司打算跳过,可这位职员却不依不饶,还专门拿出了资料表明上司错了。没过多久,这位员工被调走。
这样的事发生,无非出现四种结果。第一种压根不知道上司犯了错;第二种如上文一般,以为只有自己知道于是当面指出;第三种知道上司说错了却选择不说;第四种知道上司错了也没说,但会默默帮上司处理错误。
一三四都是随大流,但求上进的却只有四。
有些时候,表面随大流是拥有大智慧的做法,最傻的人就是自以为是的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是基础,有能力给自己的思考创造良好的发挥空间才是本事。
03
朋友A有一次聊起了类似的事。在校园时代,A和班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一门心思都扑在考试成绩上。他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里的好孩子。由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有人都很佩服A,但A却佩服他的同桌B。
B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水平,因为B对其中一两门课程基本没兴趣,在老师眼里他是偏科严重。每次碰到不感兴趣的课程时,B都在看课外书籍或者翘课。从A发现B懂很多他们不懂,甚至老师都不懂的知识时,A心里开始认可B,因为B做了他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到步入社会两年后,A有了解过班里的同学都混的怎么样了,却发现B是混的最好的人之一。组织同学聚会时,没去的人有一些,包括B。同学们聊着聊着也提起了B,都很诧异。自己读书时比他努力,成绩要好。现在工作了,也应该比他勤奋,拼死拼活的,但为什么薪资却远逊于他。
看着酒过三巡后的这些同学,A突然想到了知乎上那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其实哪用三四年啊,彼此的差距早在校园时代就注定了,只是那会大家的差距被学校掩盖了。B在校园时就有着同学们都没有的能力,叫做快速学习和放大优势。而B那时从众,只是是因为他暂时没法改变现状而已。
小时候的圈子是家庭,年少时的圈子是校园,毕业后的圈子是社会。所有人都有过共同的圈子,也做过一样的事。只是有一部分人真的是随波逐流,而也有那么一部分人,表面随大流,心里在求上进。
04
大学时看过一本孟非的自传,书名叫《随遇而安》。整本书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关于孟非少年时的一段。
孟非说他自己从小就是个坏学生,翘课,欺负女同学,打架,总之,一个坏学生能做的事,他基本上都做过了。但孟非心里总觉得,自己和那一帮跟自己一起做坏事的同学不一样。至于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他自己当时由于太小说不出来,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
于是孟非一边继续与坏学生为伍,随大流做着他们都在做的事。一边自己不断反思并从它处学习,思考着自己以后的路。也就有了成名后,那些儿时的玩伴一副不可思议的面孔。
孟非孩提时代的经历,完全印证了生活忙忙碌碌随大流,但思想却偷偷摸摸求上进。在自身认知有限时,接触到的环境和资源也有限,所以能做的也很有限。或许会很难打破外在的枷锁,但却可以从内在着手求上进,曲线救国完成目标。
05
奇葩说有一期关于上进心的议题:很多人认为维持现状,是不需要上进心的。
但辩手却给了另一种说法,哪怕是从众,哪怕随大流,仅仅只是过着得过且过,维持现状的生活,也是需要靠上进心来维持的。因为不进则退。
有句话叫做“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想来,生活可以一边求上进,一边还能随大流也是一样吧。毕竟,姿态除了要考虑自己,还要顾及他人。而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是自己对自己的交代。
喻立明,92年的金牛。只想以自己的眼光,去看这身边的世界。若我的文能让你有些许共鸣,便是最大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