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严重剧透,谨慎阅读。
我更愿意认为,杀手惩罚犯错者,是出于心理需求而不是正义意识。尽管他干掉的一些目标也确实存在着接受惩罚的理由,但其手段和标准却不经意间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如果严格论起来,杀手还应该把自己列入暗杀黑名单中,比如那个披萨外卖员,和他没什么仇没什么怨,最后却无奈成为掩护的祭品。找谁说理去?在这个幕后神秘人的身上,有着更严重的犯罪事实,甚至连杀人都出现了。
但这个杀手是裁判,可以决定谁是运动员,并明目张胆地犯规来要求公正。这一系列霸道反应的背后,杀手追求的并不是公正本身,而是“维护公正”的过程。影片的不少细节都在暗示:这个杀手有过不平常的经历——所以他需要更多匹配的环境来支持内心不断扩散的行为趋势,才能继续人生的意义。杀人者杀人,理由并不是理由。
这不正好能反映我们的生活吗?其中有一种现象就是:道德批判。
人类有这个传统,社会的诞生也是以此为框架并进行体系构建。偏激和极端的情绪宣泄背后,也有这部分深层次的原因。就单独个体而言,思维层次的升华和知识储存的增长也会引起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行动上至少在言论中也会饱含对社会整体和局部扭曲状况的自我理解和建设性质修正假设。
精英分子如此,普通人也不例外。如果仅论需求,见识提升并没有那么大的要求,任何个体都有很多机会变得不同,而且这样的经验是自动获得的。对外界的参与是人类的本能,成为“上帝”则是永恒的冲动,沉默的潜意识大多属于未爆发。只是当思维基础跟不上表达的欲望,个体只能针对言论计较,美好的事物最终沦为失败的战场。
但本能决定,人类还是喜欢“强行”进入大背景或者各种议论大事件,以此保证思维完整性的运转。至高点的确立不出意外,毕竟只有“上帝”视角才能允许单向的非辩批判,这个模式也就成为普通人的心理和日常。网络上泛滥的道德绑架就是现实一例,事不关己,缺乏代入感和换位思考的紧迫性,真理也被肆意涂鸦,成为蠢的精神来源和坏的批判武器。我们有时候太过强调政治正确,结果先被自己道德绑架,成为舆论里最容易被利用和牺牲的那部分。
《狙击电话亭》被解读出很多主题,救赎也有,人性也有,爱情也有。却无一例外都是在围绕男主角扩散,这个视角下的场面接近生活,人物特征也多服务于自身,所以很快被反应过来。同时,杀手式的道德批判并不少见,且趋于本能,一辈子的条件反射。相比于善的集成,恶如何才能被抑制更加重要。个体太容易变成“杀手”,而且是在不自觉地进行,我们有必要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用想太多,因为剧情衔接到你无暇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