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你觉得他/她看起来哪儿哪儿都好,挑不出大毛病,可就是喜欢不上,似乎周正地只能作为年画娃娃贴在新年的墙壁上添福增寿,其它时候完全想不起来。
最新上映的电影《夺冠》,给我的观影体验就是这样——无趣但端庄。
当然,还有“感动”,因为全程1/3时间我的眼泪都在嘀嗒掉,这不奇怪,我看电影没有不哭的——连喜剧都会笑出泪来,可能只是单纯情感泛滥、容易激动。
借机感叹一下自己还是当初那个少年,在三十而立的年纪依旧不谙世事,可以,这非常OK。
电影这样的主创团队本来足以吸引我去电影院观看,但它上映后我没有立马行动,反而支棱着脖子观望,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评如潮,这才美不滋儿的买票去了。并非刻意特立独行,我只是非常好奇这样的作品下限究竟在哪里。
擦干眼泪走出影厅,平复心情后,冷静与理智带给我的疑惑才一点点泛上来。
这部以励志为卖点的电影,在我反复回忆中,也只找到一点点的热血,为什么呢?
为了保留悬念,我特意没有提前了解中国女排的比赛战绩。即便我都如此努力地主动“创造”惊喜了,电影结束我依旧想不起来全片最高光的地方在哪里。
非要评价的话,我只能说这是个精致的优等生电影,肯定是不差,但也肯定缺点东西。
影片前半段残酷的训练和紧张的比赛氛围都很容易把观众情绪推上来,之后剧情却从最高潮的门口一泻千里到了WC,直到结束我甚至觉得它连这坑门都没顶开。
那一刻,我和电影中的巩俐老师一样,在昏黄的灯光下沉默了、失落了、流泪了。
仔细想想,把主旋律题材和艺术性创作结合起来确实比较困难,这些年凡是票房成功的主旋律电影,除了蹭题材的明星拼盘大秀,主打的基本上都是感官刺激的“爽剧”模式,走深度思考路线的风险都比较大。
然而,这种没有剧情悬念的现实题材如果拍得太过小心,很容易给人纪录片的既视感。这部电影最后呈现出的思想内核比较单薄,我不相信导演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拍得有深度,也可能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被删减了,或者只是导演展现得过于克制和隐晦,以至于一遍下来我没有看出来。
如果是后者,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从《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等电影上映后叫好又叫座的情况来看,尖锐敏感的话题并不是完全不可触碰。导演完全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的手法,把想说的东西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地讲出来,比这样欲遮还羞的效果肯定更好。电影时长有限,很多镜头一闪而过,像我这样只看一遍的普通观众没有机会去细细品味弦外之音。
再者,影视剧说到底就是一种大众娱乐产品,大家节假日看电影是想带爱人、家人、朋友甚至爆米花入场找乐子的,实在不愿费心劳神去解里面的暗扣,连诺兰导演的《信条》都把烧脑玩脱了,可见观众们的口味看起来繁杂难以捉摸,但总不会离既定的安全区太远。
观众们喜欢一路升级打怪的逆袭剧情,也喜欢戏剧冲突不断的反转剧情,但最喜欢的,其实是连剧情都不必了解,只看画面就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电影。
这是以漫威为首的美国超英电影能够在全球收割票房的原因,也是一茬又一茬小成本喜剧电影屡创票房奇迹的原因。
大制作用牛逼的视觉画面横扫千军,小成本用热闹的表演场景出其不意,各有妙招,招招戳中观众喜好,总能押宝成功。
除此之外,那些当下看起来不那么过瘾的电影确实比较尴尬。但若说它们就是“烂片”,我无法苟同。
艺术作品和人一样,有时需要时机才能发光,过些年回头看反而历久弥新,影史上这种例子并不罕见。
反而我比较害怕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也要和这许多APP一样搞“投其所好”的推送算法,只拍最火爆的题材,只塑造最流行的角色,只讲最中听的台词,那种远看百花齐放,近看千篇一律的“虚假繁荣”才最可怕。
虽然就目前的舆论导向看,这种趋势在所难免,但所幸我也不可能长命百岁。
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