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旨: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行动方案上,思考如何用较少的意志力就能坚持习惯。
改变习惯,意味着开始尝试全新的生活哲学和思考方式,而非仅仅改善行为这么简单。
一、“30天计划法”
首先,要对“30天计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目的:用30天改变一个习惯/培养一个习惯
方法:写下计划和承诺
(1)计划的核心内容
(2)计划实施的时间段
(3)计划实施须遵守的规则(3条以内)
(4)可使计划顺利进行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要量力而行,最好专注于一个习惯。贪多求全极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
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经历几个阶段:
(1)全速起跑期(前3天)
特征:通常会激情满满,高度专注地行动
(2)疲惫放缓期(第4~10天)
特征:冲劲不足,执行计划阻力巨大
(3)过渡期(颠簸期)(第10~20天)
特征:逐渐容易坚持/逐渐忘记坚持,也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或障碍打乱整个计划。
(4)稳定期(最后一周)
特征:习惯逐渐变得自然/还是需要意志力去执行。
对计划运作规律有了正确认识之后,再对计划执行过程可能发生并阻碍、打断执行的情况进行提前预测。这是有利于我们达到最终目的一种策略。针对以上几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
(1)在第一阶段注意调整节奏,避免精力透支;
(2)第二阶段,发现阻力太大难以执行时,尝试将太难的任务分成几小块,通过多个“30天计划”来完成。
(3)面对第三阶段可能出现的忘记执行的问题,应该在计划前就制定提醒机制,设置闹钟、在醒目的地方写便条等。此外,在定制计划时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考虑放弃的主观原因,(我可能因为什么原因而放弃,比如,因为晚睡而放弃早起计划,因为腿酸放弃跑步计划,因为嘴馋放弃减肥计划)并提出应对方法;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客观情况,比如假期、出游、生病,将它们纳入“30天计划”范围内,留出可调节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补救办法。
(4)最后就是继续坚持。尽力排除阻碍因素,将会极力促进我们更顺利地完成计划。
二、“进阶技巧”
以上是针对“30天计划”本身的策略和方法,接下来谈谈几个“进阶技巧”:
1、巴普洛夫定律
书中提到的“触发点”这一概念其实是引自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定律中。比较有有意思的是练习“仪式”,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我曾在“早起”计划正式开始前进行过这样的练习。我花了30分钟的时间,单独练习闹铃响起后立即起床。我的“仪式”很简单—起立,来回走几步—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多次的练习加深了我对这个“触发点”的印象,使我的整个计划进行得更加顺利。
2、替换理论
替换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人不可能摆脱坏习惯,因为习惯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其他习惯替代。为了保持内在需求和外在资源的双平衡,在戒除陋习的同时,你需要做的是用一个好一点的习惯代替它。
有些不好的习惯能使我们愉快满足,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要改掉它,我们可能遇到大量时间和精力处于空白、某些内在需求丧失支撑的情况,也许会导致我们一下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而在此时引入另外一个习惯来填充这段空白,可以有效地平衡我们的内在需求。
3、借助外力
公开承诺、设立赌注、奖惩机制
4、调整计划执行方式,重视趣味性。(每天坚持锻炼,可以选择跑步、散步、跳绳,看个人兴趣)
关注新习惯会给你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三、掌控习惯
你可以从新习惯中获取新的体验—尝试用不同以往的方式思考、行动,看看它们如何融入你现有的生活。以我为例,我会运用新习惯:
• 实现目标/取得成就
• 节省时间
• 使生活更有趣/更刺激
• 做新的尝试
• 挑战自我
通过习惯实现目标
• 写出你的目标
• 确定核心行动
• 定义一个习惯
• 实行“30天计划”
制定正确合理的策略,实行“30天计划”,再配合以相应的进阶技巧,你将不再需要费尽心力提高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