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思考怎样过这一生,短暂或漫长,我们都要经历。
来到这个世界,是出生在富人还是穷人家庭,是健康还是残疾,先天因素我们无法控制。
我们能控制的是后天的选择!
我们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做出选择,它就像我们站在一个岔路口,上面有不同的路标,指引我们不同的方向,我们可以选择乐观,我们可以选择锻炼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选择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我们选择婚姻伴侣,我们选择怎样花自己的钱,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人生,这就是选择的力量。
而如何做出选择,权衡利弊的考量在哪里呢?我衡量的标准是你的选择是否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是否增加你的财富,是否能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起码需求是生理需求,渴了喝水,困了睡觉,饱暖思淫欲,这是动物也有的基本需求。当这些需求被满足后,人就有安全感的需求,所谓乱世人不如太平狗就是说的这种情况,难民问题引起的国际争论也源于此。另外孟子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说的也是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好的社会人们更容易安居乐业。时下大众出现的理财热实际上也是来源于对财富缩水的恐惧,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覆盖教育、医疗、养老所产生的潜在消费,所以说,当你实现了财务自由,你也就只是满足了财务上的安全需求。
当安全需求满足后,人渴望社会交往,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青史留名,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雁过留声人死留名,中国的帝王一般都会对自己提出立功、立德、立言的要求,立言就是想自己的名声能千古不朽。现代人有的更是不惜借助互联网炒作自己的绯闻等负面新闻来博得大家的眼球,这就有点过头了。而一个人如果能够有一颗事业心,专注自己从事的工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早晚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的。
而世界上一些真正的大富豪却是深居简出的,他们也做慈善,却已经不太在乎自己的名与利,他们的慈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不是仅限于自己的祖国,他们着眼于世界范围,回归到内心的内心,思考的是哲学宗教范畴的问题,获得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我曾听过逻辑思维的罗胖说起过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捐建北京协和医院的事,你可以到他的得到APP上找到这一章去听听。
他们早年经商积下亿万财富,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却对怎样花钱费尽周张,那不是白积累了吗,都留给子孙后代不就行了吗?我还看到詹姆斯西蒙斯对教育的慈善活动。
他们的行动只能说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驱动,他们用上帝的视野来观察人类和他们自己,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推动人类的进步。
这些需求贯穿人类的终生,有的人终其一生在第一个层次挣扎,有的人幸运的走到了金字塔的顶端。不论哪一种,我总认为我们我们还是应该从自己的身体,从我们的财富传承上,从情感体验上去下功夫。
希望我们也能登临金字塔之巅,但也许我们这一辈子都无法实现财务自由,但是我们开始去做了,而且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难道这不是重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