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6分钟下班,提交的内容有了回馈,打开看,需要改的内容很简单,干脆打开改了,提交,通过,还有6分钟下班,那就继续下一步吧,马上完成了三分之一。
时间记录和工作清单开始了大概一个星期,他们本身不具备什么力量,只是让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让我知道我做了什么,我的时间去哪了,因此明白什么叫虚度。
只要知道有那样一个人存在过,他很好的规划了自己的一声,茫茫人海中,只要想到他,甚至觉得自己都发光了呢。
这个人说的就是柳比歇夫,这段话写在再版的正文前,看到这里就觉得感动了,这是六十年代第一本翻译到中国的俄文书,翻译者已将近百岁,听闻再版的消息非常高兴,这是另一层感动。
这本书的内容用一句话就可以总领,一个叫柳比歇夫的人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了自己的一生,完成了年轻时立下的志愿,他的方法流传后世,改变着许多人的命运。
自己曾经有一种感觉,我每天在公司都是在工作啊,我很认真啊,朋友圈都不刷,可是,下班后常常是满心的空虚,为什么?因为度过的时间里有水分,这是通过记录时间发现的。
第一天记录尝试了纸笔,半天就忘记继续记录了,小小挫败感,连记录都不能完成,还谈什么管理呢。
第二天,纸笔和软件同时使用,没有选对软件,不过记录时间久了一点。
第三天,果断买了付费软件,干净简洁的界面带来扑面而来的好感,时间记录是自动的,带有饼状图的分析,命名可以重复使用,累计同类时间,于是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这两天都已经完成了整天的记录。
通过记录,我发现了自己的两个人问题。
一,效率太低。集中精神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地事,却因为分神去刷微博,看微信,或者不愿做,看着屏幕发呆而耽误成一个多小时。从时间角度,我确实将大块的时间放置在工作上,但精力的分散投入却使得整块的时间利用碎片化,思路不停被打断。
二,不懂得对时间的分段化利用。自己一天的时间有几块可以用认知不清晰,比如上午,九点半到十点半其实是效率很高的一块,这里应该用来做比较费脑的内容。而回家路上,经过一天的工作大脑已经比较疲劳,不太适合继续看书,记录一些简单的想法和感受却比较合适。中午午饭后,不适合动脑思考也不能立刻午睡的这块,可以做类似检查修正性质的工作。按照这样的分类,将不同的任务分配到合适的时间段里,保证按时完成,这一天才会真的有产出。
想想自己大学时,有一次捧了一本尼采在课前读,那时比较吵,怎么能读这样艰深的内容呢?以前一直是这样的“直线”思维,一段时间想做某事,会不分时间地点的持续做,不会选择,错误的方法也加剧了坚持的难度,导致少有进步。
一次只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所以我从提升上午效率开始,在前一天下班时列出第二天要完成的内容,第二天上午经过10分钟的调整后马上进行有难度部分,零碎的任务立刻完成,保证质量,不返工,上午的利用率果然提高了。
读这本书目前为止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人一生一无所成的原因大约就是,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从来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吧,说得很简单,但我相信陷入这样生活泥沼的人一定不少,莫名虚度了青春时光自己却觉得还挺努力的人也一定不少,用李笑来的话,就是没有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每一天都是怎样过的?我能做什么?早一点的反思让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