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工作室做了一次公开课研讨,我和科大附小的刘山霞老师分别上了一堂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课。
首先谈谈自己上课的感触。一直很喜欢上语文课,而且奇怪的是我特别喜欢上公开课,从2013年开始做管理的工作,没当班主任没有自己的班了,但是除了休产假,我一直保持着每个学期都至少上了一节以上的语文公开课的习惯。因为公开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用心聆听,总能带来思维的惊喜碰撞,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奇妙很美好。所以当春花提出这个任务时,我就一口接了下来,不管手头的工作有多忙,不管对于“语文结合心理学”这个主题有多茫然。
改了几稿,试了两次课,群里大家的研讨也给了我新的启示。《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可以上的点实在是太多了,40分钟的课堂两次试课都没上完。后来我想我不能那么贪心,教学突破点就放在17自然段祖父的园子“一切自由”和祖父的爱给了“我”自由这两点上,然后引导孩子们构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所以这一次课上完了,我很开心。孩子们的朗读和仿写与我在自己学校试的两个班比有一点差距,但是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逐渐放松、投入,打开自我。课后聂老师的建议我认真考虑了,确实,我的心理学根基不够扎实,没有考虑到教学设计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的影响。把园子里的快乐和祖父的慈爱放在前面,到课堂结束的时候却是祖父去世、萧红早逝的植入,让孩子们难免感受到悲哀。插入对萧红生平的介绍,我的初衷是让孩子们感到:萧红坎坷短暂的一生,却能有这么高的文学成就,这与她一直同命运和时代作抗争,一直不放弃自身的成长是分不开的,也与她童年充满爱与自由的精神后花园是分不开的。但是确实可以考虑在课中插入,不在结束时留给孩子们悲哀。昨天的课堂有一个孩子给了我惊喜,他说:萧红之所以对祖父的园子这么念念不忘,是因为在她的童年,只有祖父这么深深地爱着她,给她温暖和力量。这么深的体会,10岁的孩子能说出来,足见对于孩子的成长,爱与自由绝不能缺席。身为人母、人师,如何用宽容的爱给予孩子自由,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而在课堂上,对于孩子读错的词的处理,山霞比我做得要好。记得大约8年前,教研员下校调研,还特别肯定了我这种做法,放大一个孩子的错误,让其他可能犯错的孩子都来记住对的读音,还号召全体语文老师向我这种做法学习。可是细细想下来,这么做确实损伤了读错的孩子的自尊心。这个学期我的隔壁办公室坐了一个学心理学的小姑娘,刚刚大学毕业,我经常过去找她聊几句。她听了我的课后也给了我一些建议。她说:与课程如何设计相比,更重要的是上课的这个人,这个人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尊重,营造了足够平等与自由的课堂氛围。她还对我指导朗读时用到的“生生互评”提出了异议,她说:让一个孩子来评价另一个孩子的朗读,还指导他怎么读会更好,这就将两个孩子放在了不平等的位置上。我顿时汗颜了,做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那些年,我们多少次用到的“小老师”领读,就有这样的嫌疑。以前没有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这些小细节,也许不经意间曾经伤过许多孩子的心。
再说说听山霞课的感受。我觉得山霞的课堂和她的人一样,初看淡淡的,像一杯熬煮的黑茶;细品淳淳的,似一壶原磨的咖啡。与我相比,她的课堂更平实,老师的表现更生活化。可是与孩子们思维的碰撞却是那么深入,那么有内涵。她对学生的培养也是持之以恒的,因此这个班的孩子才在课堂上与老师那么的默契那么的心有灵犀,且表现出那么高的文学素养,那么有深度的思维水平。最后一个问题很有讨论价值:如果没有这一场文艺汇演,秃鹤的人生就被毁了?或是依然可以成长为最英俊的少年?我想这讨论的是人生中偶然与必然的意义。我们的人生都由无数个偶然组成,但是最终我们会成长为现在的我们,这中间一定有一个必然在指引我们。
最后我在思考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方向。我想聂老师和春花,作为顶层设计,也许是给我们构建这样的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若干个有关儿童心智化的研究主题,比如:社交、情感、认知、能力,或者再细化一点,比如:面对挫折、自尊、尊重他人等等。每一个主题又分为课内和课外,分低中高学段分别找到对应的文章来做教学设计,一篇教学设计突破一个点。然后集结成册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儿童心智化成长的可操作手册。这样的工作很难做,但是做细化了就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