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行车,就会想到我的童年。上学的路没有多远,却总喜欢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一般冲过大街小巷,尽情的释放着总也释放不完属于学生时代的能量。那时的我,短短的头发像个男生,骑车的风格也像男生,哪里路不平喜欢去哪里。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要不是伟大的摩拜出现,我可能很久很久都没有机会骑一次车。
初到阿姆斯特丹是当地时间早晨6点,在坐了12个小时的飞机之后,全身的骨头都叫嚣着僵硬,肌肉释放着紧张。下飞机之前是满满的期待,期待着马上开启一段全新的体验。容易满足的人常常感受欢喜,我坚信,每一段旅程都能陪伴我成长。
荷兰人给我的印象:包容,阳光,谦和。如果没有了解过荷兰的历史,一定想像不到当年的“海上马车夫”是他们的先辈,南非极端的“种族隔离制度”缔造者是他们一脉同出的“同胞”。进化与发展,让人类改变很多;历史的沉淀,让一个民族变得更加沉稳。“积累”、“经历”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过程。
在我看来,荷兰最大的风景之一就是行走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车。荷兰人为什么如此喜欢自行车?因为他们也曾经历过“当年”的汽车。跟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相似,到上世纪50-60年代,荷兰人的汽车拥有数量大幅飙升。出行方式由原有的自行车为主转变为汽车为主。由于荷兰国土狭小,路况变得越来越拥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也在暴涨。1971年,超过3000人死于机动车交通事故,其中450人是儿童。面对如此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荷兰人发起了一项名为“停止谋杀儿童”的社会运动,这个活动的名字是由当年荷兰记者维克在报道自己孩子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时用的标题。这项运动的支持者呼吁政府,为儿童提供更安全的骑车环境。此外,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西欧等国),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的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在社会诉求加石油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荷兰政府决定投资整改骑行基础设施。
现在的荷兰,骑行道路宽敞平整,有单独的交通标志和信号灯。在路权使用上,汽车更像“客人”,再急,也得耐心等待骑行者先通过。荷兰人从小要学会两件事:骑自行车和游泳。骑自行车上班的出行率达26%,四分之一的荷兰人日常上下班靠骑车,全国有1.5万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通往各个城市。现在,自行车已经是荷兰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我所见,荷兰人对自行车的爱,执着又传统。大部分人并不在乎自行车的款式、外型、是否高科技,只是忠实的守着一个熟悉的旧伙伴,了解、依赖、信任。此时,我想我该反省一下自己,曾几何时我也变成了某些领域的装备党。新手机,新耳机,每一次有新产品、新技术推出,我的内心总是蠢蠢欲动,总想第一时间去尝试“更好”。对比荷兰人的“长情”,我很惭愧。此时,让我想起了某同学说过的话“我们不能被物质奴役。”好吧,我承认我走得有些偏,我改。
荷兰的自行车轮子都非常大,它们是专门为了适应荷兰人的高大身材而设计的。具体多少寸我没有仔细了解,但以我的身高作为参照站在自行车旁边,绝对像一个偷骑父母自行车的“熊孩子”。摩拜在进入荷兰市场后,投放当地的自行车也比国内“高大上”了很多。嗯,有图为证。同时,骑行费用也比国内“高大上”了很多,开一次锁,12块rmb就不见了。不过,比起地铁的价格,摩拜,我接受。
荷兰的小朋友从小就泡在自行车的世界里。婴儿、幼儿常常被父母放在一个特殊的自行车里带着出行。它是一个带着特制座位的“货物自行车”,初见之时我十分好奇,拍了很多张照片。也跟某同学戏谑:下次我们一起来荷兰吧,你是骑行爱好者,你骑着车,我就坐在里面,做你的乘客,做你的向导。这一次,我先做你的眼睛。
为推广骑行,荷兰政府在教育中引入了自行车的相关教学课程,且是必修课。一些学校90%的学生自己骑行上学,每所学校有自行车停车位。各大交通枢纽、火车站都有自行车的专用停车场。火车、地铁、船,都可以购买自行车票,也都有专供自行车停放的区域。在荷兰,你可以带着你的“爱车”一起坐火车、坐地铁、坐船,去遍你想去的地方。
荷兰虽富有,但政府只配备少量公车,并严加管制。除政府首脑及个别部长配备专车且只限于执行公务使用外,其它官员都没有专车。不少政府官员,甚至部长级别的官员,平时上下班、办私事都骑自行车。不得不说,像荷兰政府这样对于推行自行车出行这一环保又健康的交通方式,真是贯彻到底,不遗余力。这样的执行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曾经,我们国家也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我们拥有自行车的总数要多于荷兰。但荷兰人口1600万,自行车拥有量为1800万,平均数量上远远超过我国。在我国,大部分人骑行的目的往往是迫不得已,一有机会就想换成电动车或者汽车,因为我们忙,我们赶时间,我们想方便。慢慢的,我们的天空不再澄澈,空气不再清新,道路也越来越拥堵。这些都是发展的代价……
有些路可能只有自己真正走过才会真切的体会。荷兰今天的一切也是用时间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常常在想,别人走过的弯路是不是我们也一定要自己亲身走一遍才知道错?在某些领域,我们是不是可以早些看清,早些预防?为了健康的体魄,为了蔚蓝的天空,为了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