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
18小时前
新学期伊始,武汉传媒学院青年辅导员甘相伟又忙碌了起来。他成为学校“博雅论坛”的主持人,本职工作之余,还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演讲,以期开阔同学们的格局、眼界。
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甘老师曾是一名高校保安,更早之前,他高中辍学,当过建筑工……无论命运怎样安排,始终对书香生活心存向往。
这些年,他与自卑和冷眼对抗,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逆袭”之路。
从山区考进县城,他曾因自卑辍学
“传奇”的背后,总有因果。
1982年,甘相伟出生在湖北广水的一个贫瘠山村。5岁时父亲病逝,给母子三人带来重创,却也让他早早地直面生死。许多年后,甘相伟对南都记者回忆:“我突然发现,一个人在世界上只停留短短一程,所以从小我就觉得应该按自己的想法去活,至少要成就一番事业。”
2012年,甘相伟行走于北大未名湖畔。
童年失怙的甘相伟,不愿与人交心,喜欢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他所在的“村小”只是村后的两排青砖瓦房,老师们多半是中学或小学毕业,但他总能从学业中找到快乐和自信。他会领着同学,摇头晃脑地背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诗句一直勉励着他专心读书,改变命运。
同一批小伙伴中,大部分初中没毕业就打工去了,唯独甘相伟在母亲和叔父的支持下读了高中,而且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从偏僻的山村来到县城,起初,他满是新奇和兴奋,可没过多久,全方位的“相形见绌”便触发了强烈的自卑。他曾经引以为傲的英语,因蹩脚的口音在课堂上引起哄笑;他的穿着和言行,显得与同龄人格格不入……
心态的长久失调,又导致学业开始下滑。熬到高二下半学期,眼见高考即将来临,甘相伟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了。他带上学习资料,连夜坐火车来到上海,投奔在此打工的表哥。“当时,我觉得可以先挣钱,将来自学成才。”甘相伟说。
然而,书里写到的繁华上海,并没有给他一个足够理想的环境。作为建筑工,白天要扛钢筋、水泥,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回来睡大通铺,生活苦累难言。瘦弱的甘相伟硬撑了一个多月,实在坚持不住,换到一家保洁公司,工作是擦洗写字楼的玻璃外墙。看着一道幕墙之隔的年轻白领,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幸运的是,学校尚未注销他的学籍,甘相伟立刻赶回,从此相信,上学才是他的正道。
一年后的高考中,想考北京大学的甘相伟发挥失常,最终被武汉一所专科学校的法律专业录取。他没有复读,因为“上大学的愿望太强烈了”,何况他已有规划,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还要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旁听。“我觉得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学好。”
先做北大保安,后成北大学子
大专毕业后,甘相伟当过推销课程的业务员,其后南下广州,受聘于法律服务机构,算是立住了脚跟,可是心里总是隐隐期待着什么。直到2007年2月,一个亲戚打来电话:“我准备到北京去做生意,你要不要一起去?”甘相伟听到“北京”一词,突然明白了内心深处的那个渴望——由来已久却未能实现的“北大梦”。
就为了看一眼“梦中的大学”,25岁的甘相伟递交了辞呈。从广州到北京的慢车上,几十个小时的车程,他记得自己不困也不累,捧着关于北大的书,一遍一遍地看,脑中满是美好的遐想。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又一次衣食无着之际,是北大给了他容身之处。
2007年8月的一个周末,甘相伟终于抽出时间,走进了北大校园。“我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其占地之大,景色之奇,建筑之美,都超乎我的想象。”他说。那天,他从上午一刻不停地转到下午,在校园中到处走、到处看。走到一栋教学楼前,透过玻璃门,他撞见了令他惊奇的一幕:大厅的一侧坐着一名年轻的保安,显然是当值的,可是他手里正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旁若无人地阅读着。
甘相伟禁不住探问,才知道北大保安大队竟有鼓励保安学习的传统,对于其中刻苦求学的人,还会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和班次,方便他们向师生请教。
听到这个消息,甘相伟动了心,他当即探问:“现在还招聘吗?”
热心的保安记下了他的电话号码,隔了一天,便短信通知他,还在招,“可以过来面试”。
就这样,在当年9月,北大开学的日子,拥有大专学历的甘相伟和同学们一起入校,成了值守西校门的普通保安。北大保安大队是“三班制”,每天八小时工作之外,甘相伟让自己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拼命地读书、听课,越学越兴奋。当他知道可以参加成人高考时,立刻买来历年真题,利用休息时间复习、准备。语文、英语、政治三门考试中,英语是一大难关。甘相伟总在清晨跑到未名湖边背诵单词。“很多同学也会来,”他说,“不仅有背单词的,还有读诗的,弹吉他的。那个时候,我觉得一辈子都呆在这里就很好,这种生活实在令我陶醉……”在2008年的北京市成人高考中,甘相伟得偿所愿,被北京大学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以另一种方式成为了燕园学子。在周六日的专业课程之外,他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保安,继续在保安工作的间隙换上常服,自由地阅读、蹭课、听各种学术讲座。甘相伟说,他偏爱文史哲这类基础课,上课前常常第一个走进教室,坐在前三排;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会积极提问和发言,“不知不觉中,眼界和胸怀大开。”
从2009年起,甘相伟开始参加北大的学生社团“教育知行社”,和同学们一起到京郊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义务讲课,因为他对这个群体有深深的共鸣。“课下的时候,他们会问我:是如何考上北京大学的?我总是鼓励他们好好去读书,争取有一天超越你的出身、血缘、家族的力量。”
离开又重回,北大在心中
2012年,甘相伟的自传《站着上北大——从保安到北大学子的草根传奇》正式出版,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为他写了推荐序:“一个保安员,在辛苦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利用北大良好的学习资源,努力进取,提高自己,这样的精神让我钦佩。”
同一年,已经拿到学士学位的甘相伟选择与北大告别,拥抱新的人生阶段。
然而,“离断”的过程并没那么容易。从北大毕业后,甘相伟先是在一个中学图书馆上班,指导孩子们阅读写作,可是媒体采访和各类讲座的邀约纷至沓来,本职工作反而成了掣肘,而且,他十分想念在北大旁听的日子。不到一年,甘相伟干脆辞掉了这份工作,回到北大西门附近租了房,平时靠专著的版税“专职听课”,兼接一些讲演的工作。
其间,不是没有创业的机会找到他,但对于“赚大钱”这回事,甘相伟自忖没有太多的欲望。2018年下半年,他终于在离家更近的武汉寻到了合适的教职——在武汉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担任辅导员,当年11月份正式入职。
这个职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大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树立理想和信念。对甘相伟来说,早已得心应手。“他们遇到困难,我应该都遇到过吧?”他笑着说。
如今,甘相伟置身武汉,仍不时梦回1000公里外的湖光塔影。
“每到一个城市,我一般都会参观它的大学,然后跟心中的北大作比较。”他告诉南都记者,“但是,我们既需要研究型的大学,也需要应用型的大学,他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终究是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者,甘相伟希望把过去十年间,北大传递给他的精神气质尽数教给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和好奇心。
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与知识为伴、读读写写。美中不足的,是他仍缺一位良伴。“性格好、颜值过得去、受过高等教育。”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