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选拔这种游戏,只要是在不太大的范围内进行,所使用的游戏规则很大程度上就已或明显,或隐藏地体现了主要领导的意志。
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确保过程和结果都是可控的。既要选出能够胜任或基本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又要能够不折不扣执行高层(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就是拥有最大权力的那一个人)的决定,按照领导指示工作。不一定需要多强的能力(实际控制权力的领导通常都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认为只要按自己要求做事,就绝不会有闪失。因此选出的人不一定需要多大能力,执行力比创造力更重要),但一定是听话的。
李厂长到厂上任后,实际权力就从何厂长转到了他手上。为了减轻可能的干扰,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特别在关键岗位的管控上能够百分百体现他的意志,李厂长设计了一个公开竞聘的环节,要对重要的供销部门进行改造。
现有的科长副科长就地取消领导身份,其他人由通过竞聘成为新部门领导的人选用。如果说一年前为了竞聘经营部门工作岗位我主动辞去一个区区基层车间的技术负责人职位只是有些心有不甘,现在这让全厂很多人仰望的明星部门的领导要被迫放下权力,我相信他们的心情一定就不只是心有不甘。虽同是中层,在大多数人眼里我所在的不过是一个没人瞧上眼的基层车间,怎可能与掌握企业命脉的供销科相提并论。更何况我当时是主动,前面是希望(至少我当时是这样想的),而他们的权杖是被迫交出去的。
当然,公开竞聘,包括之前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机会。不过,时过境迁,现在掌握大家命运的是一位刚刚从外面调来的人,与谁都不熟悉,再也没有基于交情和圈子加分项。从这点来说,这次竞聘无疑是公平的。公开和公平应该说是很大程度做到了,至于有没有十分公正,我并不完全了解情况,不一定有有太多发言权。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相对于企业盘根错节关系之中的人来说,李厂长心中的人选无疑更倾向于那些圈子外且与圈子联系没那么密切的人。事实上李厂长主导的这次变革主要的目的就是试图打破存在于所有老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盘踞,那些沉溺于关系网中的前辈获胜的机会并不大。有了倾向性,公正这一点似乎就没那么纯粹。
而我是要感谢这没那么纯粹的公正的,正因为李厂长的倾向性才使得我这样的没有关系沉淀,根本不如圈子里人法眼的人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至于对我的整个人生来说,这次机会是不是最合适的,那就另当别论了。或许就根本没有最好的选择(恰恰也不一定是最适合我的选择)。不能复盘的人生,又怎能用如果来妄加猜测呢?
有一点我现在是确定的,得到了一样的东西,就意味着一定会失去或将要失去的别的东西。
问题是,得到的和失去的哪个更重要!
早安,十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