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科技行业,中国人最熟悉其实是互联网行业,以BAT为首的广大互联网相关企业一直在不断的高调渗透与改变着大家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
以争夺用户互联网流量入口及使用时间,转向广告、游戏、增值付费及金融模式来盈利的传统互联网模式,或者也可以称为互联网C端模式,从一诞生起就充满了传奇的故事和造富的神话。反复被几年的“互联网思维”洗脑出来的互联网人都能念念叨叨着很多被重新包装的概念,“流量为王”“社交营销”“用户体验”“快速迭代”“生态圈”等等等...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互联网,在2020即将到来的时光中,已经避免不了来自于互联网流量增长的瓶颈、消费硬件和互联网产品的固态化、行业人员高薪酬成本的业务压力以及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意愿缩减。
越是过去成功的经验,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效果变得越来越一般,资本叠加下用户量野蛮扩张继而上市圈钱的毒品诱惑却又怎么可能轻易的戒掉?以单点突破快速扩长争夺C端用户的互联网似乎走到了一个瓶颈,没有可靠的商业模式,增长预期一旦放缓,褪去的潮水下尽是裸泳的莽夫,看到了共享行业的泡沫破灭,看到了按流量思维下玩微信小程序的滑铁卢,也看到了全国上下雷声不断的p2p的退场。
寒冬来临下中小公司挣扎于尝试新的增长模式,而以BAT为首的巨头也持续开展着产业互联网和中台重构战略。
年轻的时代终将过去,互联网也逐渐走向那个曾经最鄙视的自己。
开放与扁平化的文化转向了打卡、考评和揣摩,效率与执行被部门间的邮件、会议与资源争夺所填充,期权与财富的故事逐渐变成了996挣扎和裁员的声讨,比起业绩和能力相关资源和背景才是上位的保命符。
25岁的年轻人被逼到没有成长空间的凌晨,35岁的社会人忧虑着昂贵成本被公司抛弃。
欢迎大家,来到中年时代的大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