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端午假期,把《隐秘的角落》刷完了。
经常看到好剧推荐,但深知“一如剧坑深似海”的我,基本上打头就拒绝了。这一部,是接连看了好几个剧评,说是原生家庭剧,又正值假期,就忽悠上先生一起看了。
分两天看完了。怎么说呢,第一天夜里心里挺压抑的,还入梦了;第二天夜里看完了,五味杂陈。
关于这部剧的剧评很多,各个角度都有,也写得颇有深度。我就不再凑热闹了(凑也没有人家的水平)。只是在看的过程中,脑海中会不断掠过不同来访者的面孔——谁的内心里,又没有隐秘的角落?
一些“微末小事”,在某些人心里风过无痕,在另一些人心里则会掀起滔天巨浪。
注意,这两群人并非有截然的分类,只看这些是什么“事”,又击中了谁的情结。如果心里没有相应的情结,自然是风过无痕了,甚至都没有什么感觉;如果有,如果恰巧又是巨大或深刻的,那当然就像撞击上了暗礁,掀起巨浪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有人可能会说,既是微末小事,又怎么会“撞击”嘛?
那要看怎么定义“小事”。在心理咨询中,任何事件的好坏对错、大小轻重,都由来访者自己定义,咨询师永远不去做评判。因为我们只关注“心理现实”,也就是,这件事对你内心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有人轻蔑地看你一眼,在你心里掀起了巨浪,那这一眼,对你来说就是泰坦尼克。
同样的,如果你只是觉得”神经病啊,懒得理他“,那这一眼,对你来说就是小纸船,风一吹就飘走了。
然后咨询师就会仔细地跟你探讨:那一眼,在你心里是怎么成为泰坦尼克的?
然后,常常,长长的人生故事就会慢慢流淌出来,我们就会看到,那一眼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这样的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经常发生,甚至很难发生。或者连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这样“小题大做”地把“这一眼”拿出来说。就算说了,好的情况下,通常得到的也是几句安慰,或几句同仇敌忾;坏的情况下,可能会是另一种轻蔑:这种事有什么好在意的?
于是,你背上那一大堆的重担,还是没被人看见。
------------------
回到剧里。
朱朝阳、张东升。这一对CP,或许分别隐喻的同一个人的童年与成年。
剧一开头,张东升就猛一伸手,把岳父母从悬崖上推了下去。
剧快结尾,朱朝阳坐在废船上,等着另一边的张东升和严良互相厮杀,你死我活。
这两个角色有什么共同特点?
——他们,都是没被看见的人。
朱朝阳虽然是学霸,但除了成绩,他是谁,他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无人关注的。
张东升虽然满怀理想,也在不断努力,但他的选择,他的内心,是无人在乎的。
-----------------------
我们固然可以孤独地活在这个世上,但如果不被看见,没有连接,那自然也会物化别人的生命。如果生命只是一个物件,杀人当然也就像扔垃圾一样平常。这就是反社会人格的人的内心。而这样的人,往往,生来也是被人当成一个物件养大的。
万物相连。
所谓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并不是一句鸡汤,而是切实的大白话——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他人投以真正的情感,自身当然也就避免了被物化和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