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乘风破浪》里有一个情节:
穿越回1998年的徐太浪(邓超饰),和“正太帮”的徐正太(彭于晏饰)、小马及六一,边吃火锅边讨论未来的发展前途。
六一提出了一个想法:大量购入BB机,囤个4-5年,等BB机大幅增值后卖出,大赚一笔。
不仅自己要干,还要拉着小马(电影中虚构,暗指未来的马化腾)不要继续写程序了,用卖掉电脑的钱全部购入BB机,一起等待着发家致富。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被这个情节逗笑了,可现实中我们被类似的情节折磨着。
如果20年前买房子,如果10年前做淘宝,如果5年前做公众号,如果3年前做抖音,如果……如果……。
这些悔不当初的背后,源于一种思维——存量思维。
1. 不要让存量思维成为你的负债,最终破产
存量是指某一指定的时间点上,过去生产和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
拥有存量定式思维的人在决策时,考虑的是:我现在有什么能力和资源?这些能力和资源能支撑我做哪些事?最后通过分析做决策。
最常见的场景就是:
当有人和你说他要转行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你有这个行业的经验吗?
当别人想创业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他都没做过,肯定做不好。
可怕的不是一个人无知,而是无知的人自信,再影响他人。
在我决心做自媒体之前,犹豫了2年迟迟没开始。
担心自己是新手,文章写不好,不会做流量,不会做社群。
我被自己的存量思维限制在一个怪圈里,就这样浪费了2年时间和破圈机会。这2年增加的,除了肚子上赘肉,还有就是信用卡账单。
过去的成就像一个金光闪闪的项圈,时刻提醒着我们它的价值,又时刻紧紧地将我们套牢。
2. 当心专业能力越强,被淘汰得越快
先分享一个物理问题:坍缩
指的是恒星中的物质收缩而挤压在一起。
在引力作用下,恒星内部物质的原子结构会遭到破坏并挤压收缩。
引力使物质成为恒星,反而也让恒星坍缩。
翻译过来运用在个人身上,就是维度过简。
什么是维度过简?
举个例子,你想知道附近一只猫的位置,可以描述为:在8点钟方向,距离4.5米的位置。
感觉很准确了吧?
不对,它可能正在沙发的上面,这里就是少了一个纵向的维度。我们只在二维的平面永远无法找到那只猫。
这就是维度过简。
想一想现在你最得意、最能够给你带来收入和收益的能力是什么?这个能力是单一的还是多维的?如果是单一的,那么它能带来收入上的非线性增长吗?
这里的收入并非是考量的唯一标准,只是一个现实客观的维度。
比如我,一个会展行业的项目经理,在这条单维度内,我可见的收入瓶颈最多百来万,而且可能要通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浸泡和锤炼。
在这个行业中,能达到这个收入的人最多不过1%-2%。
这样看来,我做的越专业,就越坍缩,越拧巴,越迷茫。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工业链条上磨损的零件,等待的只有被新零件替换。
只有使自己的维度增加,反脆弱和反坍缩能力才能越强。
面对过往大多数竞争对手,降维打击就够了。
那个时候,他们也不再是你的竞争对手了。
要相信:问题永远不可能由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来解决。
3.先假装自己是,再直到自己是
先有富人,还是先有富人思维?
我认为的富人是:有能力从无到有获得财富,并有能力使财富持续增长的这类人。
洛克菲勒曾说过:“如果将我身无分文地丢进沙漠中,只要有一队商人经过,过不了多久我还会成为富翁。”
我们不谈论这句话到底是不是他说的,重点在于这个故事想要传递的思想:一定是先有富人思维,再成就富人。
那富人思维是与生俱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普通人,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如何逐步拥有富人思维的?
中彩票暴富的人大多最后又变回了穷人,有些地主也富不过三代。而马斯克、雷军、巴菲特这类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思维的转变仅仅依靠一本书、一段演讲、一部电影是没办法实现的。
思维的转变一定来源于行为的变化。
记住这个公式:
行为改变—身份认同—思维转变—行为改变。
这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飞轮,开始最难,然后越转越快。
这就是为什么说,如果你想变得优秀,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物理接近更多优秀的人,他们会影响你的行为,最后影响你的思维。
想变成富人,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去模仿他们是怎么做的,不用相信鸡汤,但要相信结果。
和有结果的人学习,永远不会错。
写在最后:
现在已经是2021年,个体成长和迭代的速度呈指数型上升,未来的黑天鹅层出不穷。
面对动荡的时代,我们只能让自己像海绵一样去放空吸收,像大树一样去有机生长。
如果感觉到自己饭碗出现了裂痕,别怀疑,那就是即将破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