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月上旬,在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镇)小住几日。恰巧遇上如约而至的雨。那便是令我一生都难忘的雨——茶峒的雨。
凌晨四点,花未眠,树初醒。我睡眼惺忪地起来,刚好赶上了自多情的,温柔的,透着生命的茶峒的雨。很少有机会在那个时刻听雨了,同我听雨的江南女子又会是何人呢?
在这车水马龙,物质性膨胀的小时代,多少人心中的那点淡雅早已荡然无存,如果说那些大人们凌晨四点钟会起来多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先上一样是为了金子,也可能是为了养活那一家老小。
谁有用心听雨像我一样的呢?
(二)茶峒的雨是江南中最具代表性的。淡雅却不失端庄,多情却从不柔媚。
这是雨中的茶洞,茶洞的雨中。湘西文豪沈从文笔下有千古朴的小镇——边城镇。(原叫茶峒)我伫立吊脚楼前的木窗前。听雨声,溪流声,听岛上翠翠的盼望与情深,听老黄狗低吠与哀伤。
听,那雨珠滴在堤岸垂柳的欢心,跳跃在乌篷船上的喜悦,亲吻行人脸颊的激动与柔情。茶峒的雨不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急躁刚刚猛。而是如徐志摩般的悄悄的来,轻轻的去,仅仅留下淡淡的痕迹。轻柔,湿润,富含生机,孕育柔情。
夜深的时候,不知雨是什么时候下的。
茶峒的雨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味。那潜入的细雨三三两两滴在宽大厚实的芭蕉叶上,又随风扑打着梧桐叶上。只听闻“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叮咚婉转之心。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沉醉在雨中。如孩童嬉戏忘了时间,又如白头翁醉在雨中不愿醒来……
小雨便这般挥洒在茶洞这座小镇上空,小镇就在雨中安静长眠千年,不染尘埃,保留最初的美好朴实……
(三)来到茶洞,当然要看苗家的吊脚楼了。那黎明细雨中的吊脚楼最美不过?
细雨中的吊脚楼,如江南的美女。沉鱼落 雁,羞花闭月,修长的木柱如果美女的长腿。吊角楼便在雨中哭,雨中笑,直到终生。
翠翠岛前的翠柳,低头梳妆。溪水分两路绕岛唱着骊歌儿而去。橡胶堤岸调奏着不同的音符伴奏。那一排吊脚楼则又如一位神秘庄严的士兵守护着翠翠和她的黄狗。吊脚楼前的老街,叫做中山街。在楼上,拉拉渡,行人,翠翠岛,三不管岛酒店等风景和人,都是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雨中的吊脚楼之美,莫过于它的形状过于变化,过于多端清雅大方。
(四)在茶峒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与佳人一同在雨中,手拉手。赶一趟最早的拉拉渡。那渡船在雨中时隐时现,渐行渐远。
雨中携佳人之手,共度一世情长,又忽闻那烟雨中传来二佬傩送动人心灵虎茸草一般的山歌……才子当然得由佳人作伴,再撑一把油纸伞。漫步老街,谈文说史,那得引来多少羡慕的眼光。可谓捥子情丝,捥子一世倾心。迁尔玉手,挡你此生所有风雨……
坐了拉拉渡过清水江便贵州或者重庆了。一脚可踏三省,乃一大特奇之处。
漫步古色古香的青石板小路,任细雨亲吻发丝,脚步也不着急。上了拉拉渡,岸边高出接一风雨桥。此桥在风雨中更显当年风味。
细雨润透木栏,行人一手撑着木栏一边眺望远处的烟雨风光,不紧不慢,背影迷人,可是那江城的少女……她不经意间的一次回眸,烟雨画桥中那相互不经意间对视的一眼,更显迷人,醉人心芳,久久不能遗忘……
风雨桥通一小岛。那岛便是茶洞有名的“三不管岛”传说当年双方有什么江湖恩怨便自行车上倒解决,三省接壤之地湖南不管,贵州不管,重庆也管不了。
如今岛上早已有了旅店酒家,风景也是更胜一筹,那迷人的背影,便转眼消失在了岛上了。流水淙淙,悦耳动人,青烟渺渺中岛若隐若现,更看出它当年的风味……
(五)走一走茶峒的雨中,听一曲千年的吟唱,梦回人间,一生直到一次茶峒也变自足了。茶峒一过,犹过百年,只愿烟雨还可落千年万年与尘寰浊事是隔绝开来,不愿天上飘落一粒尘沙,玷污了它的美丽。
在友人家寄住多日,自觉打扰。在那烟雨黄昏道了别,从雨中来,又从雨中去了。
难忘,在雨中最后一次挥手作别;难忘,离别前的不舍与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难忘,友人雨中伴我入车站的漫漫长路,更难忘烟雨中深情的对望不舍……在转身的刹那,那烟雨更是渲染了一川烟愁,满城风絮的哀伤与淡淡的喜悦。走吧走吧,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我终将长大,但愿还做那个听雨的小王子。也愿身后的小镇它宁静,朴素,永远不坠入尘世的灰土里面。
车窗外的雨还在下,我还在倾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鱼雁传我意,驿站寄青梅。”写一曲灵歌,纪念那雨中的时光,当我再一次轻轻悄悄步入雨中时,我还会倾听,用心听,因为我溺爱着茶峒的雨。
这就是我一生挚爱的故乡——茶峒!(边城镇)
摄影征文 2017/9/10 文/逗霸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