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文艺圈有许多句子常常刷屏出圈,特别是一些由古诗词改编的古风句子,好像还挺受欢迎的,时不时就能看到个人签名里挂着诸如“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或者“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类的句子。
喜欢之余,你知道它的原出处吗?“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这句话乍一看还挺文艺的,不过很多人都批它是狗尾续貂,失去了原来的意境,这句话只有前面那句“林深时见鹿”是引用,说是引用,其实还改了一个字。其原版是诗仙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据说这首诗是李白十八九岁时的作品,那当真是一个青涩的年纪了,李白年少时有钱又浪漫,喜欢剑术,经常出门走访名川大山,仗剑走天涯,想来那应该是一段悠闲又快乐的日子。这个时期的李白,有着年轻人单纯的洒脱豪气,也难怪整首诗这么清丽拔俗。
这首诗其实内容并不复杂,18岁时,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期间,或许是结识了道院里的道士,某次去拜访道士,没想到却扑了个空,不知道他是一时兴起没打招呼就去拜访,还是约好了但是被鸽了,总之,没能见到道士的心情让他有点怅然若失了。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清新,诗中前两句写李白在路上的所见之景,他一清早就出门去找小道士了,路上能听到隐隐的犬吠声和淙淙的流水声响成一片,盛开的桃花花瓣上还带着露珠,景色多美,李白的心情多好啊。
越往深林深处走,就越清净,不时能看见几只麋鹿跑过去,从早上走到中午过,也没听到道士敲钟的声音。接着又是一段景色描写,野竹、雾气、山峰、瀑布,这些景物随便单拎出来都很美的景色,现在都融合在一起了,想必那应该是一幅十分优美壮观的景象。
最后李白得知道士不在,还问了好几个人,都没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愁的李白倚在松树边上叹气,毕竟自己从早上出发,走了大半天,就想着和道士好友畅谈一番呢,结果人没找到,能不惆怅吗。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意境清新优美,也许就是这样才受到文艺爱好者的喜欢,或许是树深时见鹿比较好改编吧,有人又加了两句同样句式的“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看上去虽然挺工整的,不过总让人感觉是为了对仗而硬编上去的,因为树深见鹿和海蓝见鲸并没有什么联系,而这两句只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那句梦醒时见你,也就是说,李白找好朋友的经过被改成了“曾经爱过你”的爱情诗了。
林子里的麋鹿,海底里的蓝鲸,其实这些意象都还挺美的,但内容确实经不起推敲,偶尔念念也无伤大雅,但建议看这些改编的同时也多看看原出处,我觉得原作写得更美,经得起细品。
几年前,有人说喜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诗,在网上寻求帮助,希望有人能再续两句。这句话也是有出处的,即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韦应物在诗中说,因着忙碌的军事,他流落在淮海之滨,身边没有知音人,只有手中的一瓢酒,希望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在韦应物这里,可以慰风尘就足够了,但到了网友那里,又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奇妙意境,有人说:“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醉里经年少,乍醒华发生。沧浪星野阔,月涌浮骚声。我恨鸿翼轻,难渡天下人。”也有“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脚踏星汉履,漫步上昆仑。望眼不见仙,低眉叹伊人。却见春枝里,斜倚桃花君。”
不过最出名的,还是那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后两句搭的真是很有气魄,格局瞬间变得很大。其实第一句的意境比较柔软悠闲,没有过度突然转成气势磅礴,可能略显突兀。不过那种气势胸怀真的让人惊艳。
我一直觉得诗人是个伟大而神奇的职业,佩服他们能将平平无奇的字眼组合成各种令人惊艳的句子,特别是古人,我有时候不得不想,是不是古代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会吟诗啊。诚然,这应该是时代社会风气的关系,所以现代的人,很少有诗人这一类人了。
但是,少不代表没有,我想还是有许多喜欢诗词的人,在默默地坚持、努力中,我们有时候会嘲笑那些乱改诗词的人,觉得他们狗尾续貂,但有一部分也是真的有才华,改编或许是一种尝试,只是珠玉在前,很难超越。说实话,现在流行下来的诗词的作者,那可都是顶峰中的顶峰,想超越还真不可能。不过有那份才思,也是很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