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小姐(微信公众号搜索)
完整碎片原文链接
差不多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都会想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去选择那个遥不可及的月亮好还是安于本分的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去捡那平凡的六便士好?现在如果做一个选择,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做那个“未离经叛道前”的斯特里,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位举止优雅的夫人,一份正经的职业,而不会因为追求“月亮”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当然,毛姆笔下的主人公确实有些偏激,他似乎都没人性可言,最后他的结局惨淡,但是回顾他的整段人生旅程,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要伟大,用毛姆自己的话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当然生活中不排除有些如同主人公斯特里般的人存在,他们用剧烈的方式割断过去的一切,只为自己活那么一次。一直挺喜欢兰德的一个观点——成功不是说你一定要取得什么举世瞩目的或令人称羡的成就(包括名和利)才叫成功,成功是一个人捍卫自己的完整性。我不同情主人公斯特里,我也不同情去捡那六便士的芸芸众生,虽然方式选择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有个共同的目的——捍卫自己的完整性,用一个词概括这种现象叫“殊途同归”。
蒋方舟做客《一本好书》解读《月亮与六便士》时谈过一个自己的观点,就是《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衍生的一个问题,她说,不是所有人都应该从事艺术,但至少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活一次,因为人生最怕的是不甘心,你只有尝试过,哪怕就一次,即使是失败了,你在回到平庸的生活,去捡六便士的时候,你还是感觉到,至少自己是看过月亮的。通过这个观点我又开始庆幸“月亮和六便士”我至少在最后是可以拥有一样的,而不是两手空空,但无论我得到哪一种,我想我都只是在尽其可能的捍卫自己生命的完整性以及多剔除些袍子上的蚤子,让自己在外人看来更体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