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一档大型亲子教育平台《老师,请回答》,有一个小女孩一上台就泣不成声,她手里拿着一张简笔画,上面画着她和妈妈,远远的一头还用线连着爸爸和远在郑州的家。
原来小女孩在北京学习舞蹈,平时妈妈有空会陪着她,爸爸因为工作太忙很少过来,而且在北京学习的费用并不低,父母为了她把家里的别墅也卖了。
这样的父母确实伟大,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去北京找最好的老师学舞蹈,卖房子、夫妻两地分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材。
把孩子的未来当做全家人的奋斗目标,父母自己咬紧牙关硬撑着,孩子也跟着这种紧张的气氛压抑的生活着,你苦我也苦,生活中没有一点点甜的教育模式真的正常吗?
这是我们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缩影,社会的竞争环境让父母非常焦虑,父母就逼着孩子学习,孩子太小不能自己做主只能服从。
好像多报一个辅导班,孩子就能考的越好,
多学一项才艺,孩子就比别的孩子更优秀,
其实这只不过是用来缓解父母焦虑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一步,报的班多一点再多一点,这些东西背在孩子身上该有多沉,又有谁想过呢?
过高的期望只会是压在孩子身上的巨石,喘不过气来。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负重前行的孩子反而跑的更慢。
卖房子供孩子学习,辞掉工作给孩子陪读,听起来好像母爱很伟大,但是这难道不是父母给孩子上的一道枷锁吗?在父母心里:我们都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如果学习不好,对得起我们的付出吗?所以,你必须优秀。
不给孩子失败的机会,不接受孩子的落后,父母的期望就像一根鞭子一样,一直抽在孩子身上,而且还要跟孩子说,这都是为了你好。
这只是父母认为的好,而孩子心中真正的好,是什么样子呢?
孩子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放弃北京的学习是很可惜,但是能成为一个内心健全的小孩更可贵。有父母的陪伴感受家的爱与温暖,她的内心会更有安全感,父母的期待放的越低,孩子脸上纯真的笑容就会越来越多。
这也并不是就此放弃孩子的未来,而是把捆在孩子身上的绳索解开,让她放开天性更自由的飞翔。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都期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即使有1%的概率可能,还有99%的可能并非如此。天才和普通人,种树和种花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她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那就静待一朵花开。
作家刘瑜曾写给孩子这样一段话: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