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一年级之前,对一年级的印象就是作业繁多,每天写作业写到晚上11点,没有玩的时间。
上了一年级之后,发现又是另一番景象,回家没有作业,快乐学习。与老师的教学理念一致,没有过多关注学习,主要关注身心健康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上学期,语文主学拼音,因没上过幼小衔接,学校发的拼音单子,刚开始,一遍读起来都很痛苦,老师要求每天读三遍就更不可能了,所以给她采用了记忆曲线的方式去读,上下学路上,姥姥随机看见哪个字,让她拼并纠正,加上偶尔的拼音日记,也算是无痛学会了拼音。数学和英语较为简单,压力在于数学的口算,十以内的加减法,老师提出的扑克牌的方式记忆十以内加减效果还是不错。
下学期,学校的生活依旧丰富多彩,活动满满。学习上主要任务增加了预习复习的内容。每天晚上的睡前阅读变成了预习。过了春节一直在出差,生活学习都是姥姥在管,基本没有过问过。睡前预习变成阅读,总不是办法,调整了一下预习的时间,睡前还是阅读时间,预习放在放学后。调整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每天放学问“有作业没”“没作业”,要睡觉了,突然想起还有预习作业,然后叮嘱姥姥,一放学就督促她写作业,盯一段时间。
昨天,身体不舒服,请假在家,也没去接孩子放学,在房间睡觉,突然听见姥姥在边做饭边喊“Jenny 先把作业做了,有不会的,拿过来,我给你讲。”,然后没有任何呼应,多次之后,最后以妈妈出场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开学初始,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提起学校学习,Jenny总是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学的很好。
那就这样吧,你开心,我也开心。
这段时间,一直在待在公司,没有出差,找了几个同学的妈妈聊了聊,发现都在家额外增加的作业去检验学习。我也空闲之余研究了一下,买一些资料,买了一个学而思学习机。转折出现在学习机……
学习机中有一个模块是校内精准学-学习诊断,自信满满的去进行数学诊断,诊断的结果是一单元的掌握情况只有38%,哗哗哗,眼泪掉下来了。进行语文听写,还是存在一些字词不会写。越不会越抗拒,可能是恐惧的心态,对未知的恐惧,对学习的压力。当时的学会和后续的掌握完全是两回事。我也开始思考,调整我的工作时间,工作尽力全部在公司完成,回家陪孩子学习。
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去学习,对做学习计划的养成,已学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对学习方式的引导,对下一年知识学习的铺垫:
学习计划,对任务和时间的把控能力;
已学知识点,掌握和多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
学习方式中,积极主动思考最重要,会使用一些简单学习工具比如八大思维图示、错题本、记笔记的方法;
未来学习知识的铺垫前置无意识介入且养成习惯,学到的时候,水到渠成。
观察,提问,学习,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