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入30岁之际,不再像20岁时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事情。像电视剧《三十而已》那样,不过三十。如果生日是一个人生的刻度,那30岁和29岁、31岁一样,不过是一个漫漫人生路的一个标记罢了,不必伤春悲秋——希望我能保持这样的心态。我想纪录下当下的感悟,提醒未来的自己,以共勉。
人生阶段取决于年龄?
对许多人来说,生日每逢十就意义徒增,如同里程碑一般标记不同人生阶段的进程。那么,人生有哪些阶段呢?它和年龄是什么关系?深究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对人生划分阶段呢?
分类、设阶段、给人事物命名的作用之一,是帮助我们认知世界,方便交流和引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按年龄段分为8个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从婴儿期、童年期、到成人期。在每一个阶段有一个中心任务(比如模仿、认同、关心), 由此而形成正面或者负面效果,影响某种自我品质的养成(比如意志、目的、爱)。他认为,每个阶段所遗留的问题会一直影响后面的阶段。他对人生阶段的这套划分理论影响了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我成长过程中经常听到的另一种划分方式,是基于年龄的具体事情型。换句话说,这个观念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有该做的某件事情,某件事情在某个年龄段实现才是正常的。比如读书学习阶段,30岁才出国读书似乎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如果有人40岁还去读研究生就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学海真的无涯,学习并无止境。又比如结婚生子阶段,似乎早婚晚婚都有点儿不正常,有人选择不婚或者丁克似乎就是有违伦理。诚然,从生物学上来说,人类作为动物的一个习性是繁殖;从生理上来说,有基于平均身体素质而总结出来的最佳生育年龄段。但是,“最佳”不代表“最适合”,“可以”不代表“愿意”。
我想,前人对人生阶段的研究与论述,描绘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起到一个提醒和参照作用。然而,每条人生的河流不该被无形的所谓阶段而左右,不然就是主次颠倒了。就好比游戏中的目标、任务、升级、奖励、成就,给了游戏者一个大概的指引,但不能取代游戏的核心体验。人生更像一个顶级开放世界游戏,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轨迹。在不同的阶段即便有一些可选任务,你也始终有不选择的权利。游戏玩家偶尔也会自己玩出新花样;同样的,你也可以给自己新建不同的任务,定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在做设计的时候,往往有所限制(constraints)是一个好事,以免过于天马行空而不切实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人生阶段的定义,也许就像一种人为限制,好让人们在设计自己充满无限选择的人生道路时,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边界和支点。在设计过程中,有时候设计师会发现有些限制是可以突破的,有些限制的背后原因也值得推敲;有时候需要重新定义要解决的真正问题,那么原来的限制也不一定有意义了。类似的,在用人生阶段来限制自己的时候,也可以退一步扪心自问,核心问题是什么,限制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
总而言之,我认为,人生阶段不完全取决于年龄。你无法掌控岁月更替,但你可以设计和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阶段。
三十而立,不立则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另一种人生阶段的框架。我印象中“三十而立”是有所成就的意思,以三十岁成家立“业”为荣。实际上,那是现代对这个词语的另一种定义,并非他原意(差点要怪罪孔夫子千百年来给中华儿女洗的脑)。那么,孔子的“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百度说,“原意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后人有多种解读,诸如立学(班固-学业有成)、立道(朱熹-人生道理)、立礼(冯友兰-为人处世)、立德(德性)。这么多理解,正说明了“阶段”作为一个框架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实际应用。每个人因为人生阅历的不同,所理解的各异,所追求的也各异,然后又在这个过程中积攒了不同的阅历,形成了一个循环。
孔子在几千年前和世人分享他对人生阶段和进程的理解,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启发意义。但无需作为一个镣铐,让不落在这样框架下的人受到千夫所指、万众唾弃。
人类自身存在各种多样性,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在自我认可的某个人生阶段中,不一定要到达外界设好的某个里程碑,或者达到世俗定义的某种成就。说白了,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活法,不同的人生节奏,未必某一种更甚于另一种,到头来还是看个人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活得好不好、对“好”的定义都应来自个人内心。外界也许起一定影响左右,但它不应该决定你要过怎么样的人生。希望我们可以保持最大的善意,包容每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和轨迹。
年龄决定你的价值?
中国传统观念里,对年龄的认知是比较固化死板的,其程度又因性别和地域而异,一般对于女性的年龄又更有偏见。在某些地区,女性在25岁时就被周遭亲朋标上“剩女”的标签。有些人内心建设还未完善,容易受外界价值观的影响,而难以清晰定义自我价值。
在这一点上,我庆幸那些年自己是在另一个环境里成长,有幸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无论是在求学中遇到的比我大两轮的勤恳好学的同学,还是在徒步时遇到的顽强的古稀独行者,又或者是工作和社交上结识的各年龄段的朋友,都在潜移默化地让我看到人生的不同可能性,感受到价值的不同体现方式。并且,这些和年龄关系不大。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被动或主动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觉得三观的构建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给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和指导原则。
设计的核心之一在于迭代中找到更好的方案,它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就和设计一样,三观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构建、不断重构的过程。
与其被动地形成三观,不如主动让自己累加阅历,找到你认可的观点,不断塑造也不断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开发的心态,多看、多听、多读、多体验,也多琢磨外界的相似或相反的理论观点。也许过程中有点儿迷茫,但是你会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形成属于你的看世界品人生的方式,建立你的价值体系。
当你有了比较清晰的三观后,才能更清晰地定义你的自我价值,回答“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这些问题。换言之,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的年龄,而取决于你对价值的看法。
年龄决定你的能力?
一般的认知和期望是,随着年龄增长,能力也会随之增长,在某些年龄段因为生理因素还会有能力的暴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不同的案例,比如新闻上的古稀老人练出马甲线,天才少年喜获百万年薪,又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你老板和你女儿同龄。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和其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客观来说,年龄的大小只是说明了一个人随着地球周转的时间长短。而在这个时间长河中,每个人接触到的人事物不尽相同。并且,接触了不代表内化,即真正学会的东西多少也不尽相同。而学会了不代表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即真正可以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小时候经常听到的“长大了你就会了”,其实具有一定误导性。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定时开关,不会在你长到某一年岁时自动加入你的大脑中。你希望实现能力的增长,就要自己做那个开关,无论处于什么年龄,都要主动去体验、学习、感悟、应用、反思,才能真正保持能力的持续增长。
最好的年华?
十年前回答普鲁斯特问卷时,在“希望的死亡方式”一问中写下,“在人生的顶点戛然而止”。我隐约记得年少时的想法,宁愿死在年华最好的时刻,也不要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然而,什么是年华最好的时刻?十年前的自己似乎已然明白,“不过谁知道何时抵达呢?”。
有些人觉得,18岁是最好的年华,想永葆青春。另一些人觉得,努力拼搏、业有所成,或者用心爱、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最好的年华。
但如设计一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以为高点或者低谷,只不过是在这一刻基于过去和现在的感知。未来还为到来,你无从得知你将经历怎样的故事。只有在你行将就木时,回顾一生,才能知道最好的时刻在哪个节点。
人生是不断起伏的。随着阅历增长,你也许会感受到不同的起伏。而这种起伏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也由你定义,取决于你怎么看。实际上相同的起伏,对于不同时期的你来说,感受到的也许也不一样了。那么,你彼时认为的最高点,会是实际上的最高点吗?也许这个答案本身就没有意义,因为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如何。
絮絮叨叨写了那么多,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潜意识中多少还是有焦虑和彷徨。小至茶米油盐、家长里短,大至天灾人祸、世界和平、人和自然的存亡。
唯愿我们的心能如大海一般纳百川,愿我们的眼如飞鹰一般拓视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求本心。这是我对自己的期许,也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