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又一篇入选中小学生课本的历史选段—触龙说赵太后。
自译部分
赵惠文王去世,儿子孝成王赵丹上位,任命平原君为相。
秦昭襄王立儿子安国君赢柱为太子。
秦伐赵,取三城。当时新赵王孝成王年幼即位,太后当权。面对君主的年幼及秦的来势汹汹,太后决定向齐国求援。
齐国回话,必须让长安君(赵孝成王之弟)为质子,才可出兵。太后不同意,于是求援的交易谈崩,赵国诸大臣强谏。
太后当着满朝文武怒斥:“谁再跟老身谈让长安君为质子的,我就一唾沫喷他脸上。”
此时左师(无实权高级官阶)触龙请求晋见,太后此时正在气头上,命其进见,并准备责难之。
触龙慢慢的走入,缓缓地坐下,边坐边道歉:“太后,我老啦,这脚的毛病又让我颇为难受,行动不便,所以很长时间没拜见您啦。有时又偷偷安慰自己,怕您的身体不好,不愿我来打扰。但是又想看看您身体到底怎么样,便不请自来了。”太后此时怒气还未消散,便答:“还凑合,只是每天坐着辇车(人力车)。”触龙又问:“饭量还可以?”太后说:“每天吃着稀饭。”太后见触龙嘘寒问暖的,大家都也一把年纪了,不悦之色便稍稍缓解些了。
触龙又说:“老臣有个儿子,叫舒祺,不肖子孙中,属他年龄最小,也最不争气,但太后也知道,咱们老辈,偏偏对这最小的孩子最要疼爱了。我听说宫中侍卫的岗位还有空缺,能不能让这孩子更进一步?让其献身于保卫皇室的事业,也算了却老臣的一桩心事,冒死恳请,请太后可怜。”
太后便说:“没问题。孩子几岁了?”
触龙对曰:“十五岁了,虽然年少,可是我愿在未死之前,将其托付于太后。”
太后说:“没想到你们男人也如此偏爱小儿子。”
触龙说:“男人疼小儿子起来,要比女人更厉害啊。”
太后笑着说:“哎,你们大男人懂什么,还是不如女人。”
触龙又说:“老臣窃以为,您爱小女儿,要超过小儿子啊。”
太后说:“哪里的话,我当然最疼爱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小女儿远嫁燕王,您抱着她脚哭泣,怜惜她远嫁之苦。送走女儿之后,忍着相思之苦,却经常祈祷‘千万不要让女儿回来。’这不是为她为计长久,不是祝福着她的子孙世世代代为燕王吗?”太后说:“你说的对。”
触龙又说:“从现在开始计算,三世之前,赵王子孙为侯的,还有继承封爵的吗?”太后回没有。“常言说道,‘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这并不是说君侯子孙不才,君侯一定不善,而是说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之人,享受的特殊待遇太多了。”
“现在您尊长安君之位,封之以富饶之地,又多与之重器,而不让他为国做出匹配如此身份地位的功劳。您细想一下,假如有一天局势变化,长安君能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
太后被触龙点醒,说:“好,就按您说的办。”于是派长安君去齐国做质子。齐国政府见赵国履约,便派出齐国军队,秦军撤退。
齐国田单联合赵国军队伐燕,取中阳(河北唐县)。攻击韩,占领注人(河南汝州)。
读书笔记
1、没想到,中小学要求全文背诵的文字,我连文字带大意已全部遗忘。当时也是在这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蜷缩在课堂的一角,痛苦不堪地对着课文一遍遍默念。午后的阳光撒在每个人的侧脸上,那种认真的稚气我已遗忘。
如今中年油腻,一个春风烂漫的普通一天,这物是人非的又一次触及,不免让我陷入了时空的恍惚。人们常说怀旧就是变老,怀旧就是不思进取。我想,人最宝贵的就是留有记忆,如果没有时光的美好时常在你眼中显现,在你彷徨面对未知未来时没有怀念,人生,也便寡淡无味。
2、收回思绪。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连同秦昭襄王忽悠老楚王的历史,在我心里列为战国忽悠老年人之典范。有人说本文纯属戏说,毫无根据,更狠的是说此文是二位司马先生毫无考证地一字不落地抄了《战国策》,而《战国策》的内容,根本也是一团浆糊。毕竟,赵国此时是唯一能和秦国死磕的国家,未得一战便低声下气求助于被锤的奄奄一息的齐国,更随意让人拿捏,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3、不论史料真假,我现在看资治通鉴,也权是当故事来看,历史的细节已不是我等平常人可考,就索性全部拿来当寓言故事来看,放低姿态,放平心态,就会有别的收获。
4、现在让我们回到故事中。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同为老人,同为地位显赫的老人,同为为小儿子考虑的老人。从年龄、地位、中心思路上,可以暂归为一路人。那么,在话术上就要考虑老人间的切入点。触龙没有直击要害,也是通过旁敲侧击,通过将两人利益出发点合拢来进行的游说。回顾下他的话术步骤。一、建立同理心,拉进关系。嘘寒问暖,同为老人,都老啦,身体不太好,入土之前,我也是为小儿子做打算啊。二、激起对方好奇以至反击。触龙认为老太太就是对小姑娘好,老太太说才不是。三、申明大义。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四、做一个假设。假如不这样做,你以后也不能照顾小儿子一辈子不是?
这种从感情点进行切入,谈家常般的词语,打动老太太的话术,值得思考。回顾一下各位女婿见丈母娘时的场景,是不是也是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畅想未来,一边表达了对姑娘的忠贞不渝呢?其中在议论文中,或者讨论话题中,假设的好坏,决定了最终论证的质量。
再加上触龙入微的察言观色(也可以认为是文字的艺术),在老太太脸色稍缓,甚至在谈起子孙时有些兴奋之情下,才斗胆谈论正事,否则,又是一脸唾沫星子。
5、可是我们再从另一层面说,战国时期作为质子,虽然表面风光,实为刀俎上的肉团。在这个时间节点,按通鉴记载,公元前267年,秦国与魏国翻脸后,秦质子在魏国死去,这可能也成为赵太后心中抹不去的阴影,所以才百般阻挠质子换救兵计划。
而长安君在赵国,可以在别的方向立功,最不济不立功混吃等死,也比大概率在齐国遭遇不测的风险要低,况且不立功,不正是对他哥哥赵孝成王的一种忠心吗?
各国政府的这种公子哥也不少,前有孟尝君之鉴,赵武灵王受难,有何想不通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赵太后想通了另一面,通过平安君质子之为而平衡赵国政坛?即这个功不是触龙所说的功劳而是苦劳,是让新君掌权后可念及的在国家危难时所做的卓越贡献。退一步来讲,是让兄弟两个不重蹈老爸与老舅和爷爷的覆辙?
平安君在此文提及后并无多大建树,他的侧面资料也无从了解。
6、说些正能量。按本文记载,透露的思路,儿子真的是不能惯着,要见风浪,多磨炼。做父母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多撒手,否则逐渐成长为一世饭桶,这也是及其悲哀的。
7、资治通鉴就是有些弯弯绕。齐国出兵的条件,并未要求赵国割地,而是要求赵国送来质子,这是要求赵国低下的姿态。而且我们看在文章的最后,齐赵军不仅逼退了秦国军队,齐国乘势还得了些利益才走,伐燕、伐韩,贼不走空,充分展示了齐国一贯尿性,趁火打劫。从本文的表面来看,最大受益者也是齐国。而秦国击赵的这个时间点,也是乘赵新王刚即位,政坛不稳时进逼,赵国的对外稳定局势,似乎要有变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