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说一个女孩的人生是美满的,通常指她有一个好的归宿,有一个好伴侣,还有一个或几个有所成的孩子,也就是说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女性越来越受到推崇,但也有一种越来越流行的鄙视链,单身的看不上结婚的,好像选择了婚姻就失去了自由,生了孩子就失去了自我,“不婚不育保平安”才是王道。
但随着年龄渐增,社会以及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事业的瓶颈期到来,还是让许多单身的女性感觉到焦虑不已,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
单身就是好的选择吗?或者说,单身真的是个人选择吗,还是当代生活导向的结果呢?独立女性有的选,就代表所有女性就有选择吗?不结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孩子对女性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负担还是礼物?……
这周小乐推荐的5本书,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单身女性的时代
单身就是“被剩下”?
单身就不能渴望婚姻吗?
是你选择了单身还是单身选择了你?
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家庭、没有爱情、没有孩子,甚至鲜有亲人和朋友,她可以不至于崩塌的度过这一生吗?
……
《单生女性的时代》或许可以给你一些答案,这本书虽然讲述的是21世纪美国单身女性的议题,但是对于中国的女性,也不会觉得陌生。
叱咤职场的女强人,兼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三十多个女性的“单身”故事,她们的选择、坚持以及矛盾,和我们如出一辙,而她们又是如何活出属于她们的精彩的,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女性贫困
谈论单身女性的时候,被拿来当例子的往往有这么几个共同点——财务自由,思想独立。她们被当做榜样,但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充斥着无可奈何和贫穷的女性。
《女性贫困》揭开了这一面,这本书是日本放送协会(NHK)制作的系列节目的产物,节目报道了日本存在大量女性贫困者的这一事实,并且试图去探讨背后的原因。
在职场,女性遭遇就业歧视,因为传统上日本是男人养家,许多企业更是默认女性婚后就会离职做全职太太,因此大部分女性能找到的往往是派遣员的工作,工资往往不高,没有保障,更别提职业发展。
在教育上,即使有机会上大学,但也未必找得到工作,同时还要承受高额的助学金债务。
在家庭上,一方面部分女性本来就出生贫寒,没法接受好的教育,找不到好工作,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许多女性因为离婚等原因要独自抚养小孩的,养育小孩的精力和成本往往是巨大的,能维持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哪还有余力改变现状。
这还是经济发达的日本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这样的情况可能只多不少,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躲开时代的重担呢?
会赚钱的妈妈
通常聊到婚姻的好处的时候,很多人会提到“共同承担风险”,这里当然也包括财务风险。
但现在妈妈们会发现,相较我们的父母,在育儿是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虽说钱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没有了这个保障,许多东西都会随之坍塌。
《会赚钱的妈妈》这本展示了许多妈妈们面临的这种状况,但同时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探索之道,而不只是夸夸其谈一些理论和大话。
你要树立怎样的财务观念?要怎么找到你的优势?又要如何把这些优势转换成生财之道?手把手教妈妈们行动起来,实现财务自由。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那么,只要财务自由,有钱了,婚姻或者育儿方面就少了很多烦恼吗?
好像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的作者,耶鲁人类学博士温妮斯蒂•马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搬到上东区——纽约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为我们揭开了上东区妈妈们的“战争”。
不同的经济阶层,似乎共享着同样的焦虑,上东区的妈妈们也几乎都是“丧偶式育儿”,她们需要按照培养精英的方式丝毫不差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育儿的责任几乎都由妈妈们承担。
不仅如此,她们还要时刻保持完美的形象和身材,不能让自己在“妈妈圈”里丢脸,因为这影响着老公和孩子的社交生活。
母亲这一身份,对于不同阶层的女性来说,都并不轻松。
成为母亲:一位知识女性的自白
成为母亲,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连带的,成为母亲所带来的变化和所产生的事务也被视作是女性理所当然要承担的。
新的生命的到来,总被描绘成幸福的,喜悦的,被祝福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面向。
成为母亲,需要照顾孩子,没有完整的时间可以工作,家务也没有人可以分担,身材走样,社交时间被压缩,人际交往被窄化,注意力被剥夺,人生重心被迫调整和转移,这些是另一个往往不被说出来的面向。
许多人把这些事当做母亲的责任来消化和承担,因为社会和家庭对“母亲”都是如此期待的。
在所有关于成为母亲的喜悦情绪里,终于有人来谈一谈成为母亲的将要“失去”的那些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母亲的感受,不是所有母亲的道路,但一部分的问题终于可以被谈论而不是无视,不也是一种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