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若木槿
人,可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定义。抛开各人的个性,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亦有许多共性,共性之一便是共情。古往今来,虽世殊时异,情之一字,却是全人类共通的。之所以会产生同事不同情的状况,乃是因为各人生活背景、经历,所处地位、立场等不同。
同时作为一个写作者,以及一个阅读者,就我自身的经历而言,我以为作者与读者最好的状态便是共情。
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作为一个写作者,以文言志,以文抒情,自然也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读者的认同;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一个阅读者,看书以消遣,读书以学习,自然有认同,或者不认同作者观点的自由。
有时,我读到一篇文章,若其主旨得我认同,我便会细细读来,心悦诚服,就算其中有些我不够认同的地方,也觉瑕不掩瑜,——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事情有自己的思考是好事;有时,我读到一篇文章,若开篇便不得我心,许会匆匆翻完而后结束阅读,许会直接结束,毫不留情,——毕竟时间宝贵,不容浪费在无法给我启发的文章上。
每当我发出一篇文章,在简书上,我最先期待的是所投专题收入我的文章,——这样能使我的文章面向更多的读者;而后是阅读量,一个作者的阅读量,与文章标题、所投专题数、专题读者数、自己原有读者数,——这要涉及到作者的风格与口碑问题了,有关;最后是读者反馈了,读者反馈又分为两个层面,读者喜欢与否,在这个基础上,就是读者的评价了,——读者的评价很重要,不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肯定即鼓励,否定即批判,——认真对待读者反馈有益于自身在写作甚至为人处世方面的成长。
事实上,我在简书上阅读其他作者文章的频率总的来说不高,偶尔在专题内看到感兴趣的题目便点进去,毕竟简书上新人作者为多,读他们的文章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个启发思考的作用,我自己目前仍是一个新人作者,所以很懂那样一种不够稳定的状态。
若真想认真学点东西,仍旧得读经典,或者好的教材,——在我看来,我们上这么多年学,以及努力考取大学,或者再向上深造主要是为了这个目的,世事复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若自己对世事知之甚少,便难以辨别真假好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就必须履行教育的职责,兴学,并为祖国的未来,——儿童、青少年,编辑或选取具有普适性的教材。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前些天翻完了《现代汉语》上册,近来在看《现代汉语》下册,主讲语法和修辞。因自己在写作道路上产生的诸多疑惑都在这套书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答,便愈发孜孜不倦,读来趣味盎然。其实“现代汉语”本是大一所开的课程,但那时觉得这门课程主理论,枯燥无味,上课也不想听。虽理智上知道学好这门课益于写作,那时到底没花心思在写作上,对这门课,这套书也起不了兴趣。
以前看不懂经典著作,便不看了,愈不看愈看不懂,愈看不懂愈不想看,——一个宛如死结般的恶性循环。而当我想通自身一些事情后,再去看经典著作,一通百通,——优秀的作品有其相同之处,——这优秀之处亦是其相通之处,——一个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不论是在我自己写作道路上的探索中,还是在阅读经典名著或者教材的过程中,我都发现了这样两对矛盾的和谐统一:理性与感性和主观与客观。
就我自己的写作体验而言,所有我带着理性思考写就的文章,几天后回过头去看,依旧是认同的;而写作之初那些由着情绪写出的文章,现在再回头去看,便毫不留情地给出“青涩”、“幼稚”、“偏执”等评价。
而经典作品能够禁得住时光的洗礼,我想,少不了这两个因素:写作者写作时的理性与客观。因为只有带着理性与客观写出的作品,才能更好揭示出世间最朴素的真理,——这大概也是愈好的作品便愈耐读的原因吧!
我的作品离“经典”自然还有段遥远的离,但,我既知道了方向,亦找到了方法,便可以经典为榜样和目标,一点点向其靠近。
不论是质量不够好的作品作者、名著类优秀作品作者,还是文学素养不够高的读者、文学素养在成长中慢慢变高的读者,总之,不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有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作者之间最好的状态便是共情,只有做到共情,读者才能认同作者,从而愿意进一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在此也要感谢我亲爱的读者对我行文中一些思想不够成熟之处的包容,愿我们能一起成长。
我成长道路上的探索(观点比较幼稚的文章):忧思集
我写作道路上的探索:笔尖集
关于我的更多文集:文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