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了两篇短文,关于幸福院儿、关于抱团养老,意外的不仅得到“大龄儿童”们的热烈反响,年轻人也纷纷预约组团来考察,看来对于庭院、对于幸福是“全龄”需求,并不仅仅属于40岁以上的人们。
关于居住和庭院的美梦,从古至今,谁没做过呢?中国人的庭院情结源远流长,话说很久很久以前……
《周易》第六十卦的爻辞里有一句:不出户庭,无咎。即西周时期,中国已有庭院模式的生活形态。《辞源》中的解释是:“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古人赋予其周垣也”。简单来说,所谓庭院,是指建筑与围墙或者廊庑相围所形成的一块空间。老子说过,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那么这块围墙之内建筑之外空空荡荡的“无”,又起怎样一个“用”呢?
庭院,恰恰提供了一个寓情于景,寓义于物的私人场所。建筑为实,庭院为虚。明为阳,暗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庭院为阳,室内为阴。如此,构成了一个阴阳结合,虚实互补的生活环境,也吻合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园林、魔都的石库门,无不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文化精髓。
不论是文艺皇帝李煜的“秋风庭院藓侵阶”,还是诗魔白居易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亦或者诗神苏轼的“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散落于唐诗宋词中零零落落的“庭院”,无不记录了各个时代文人墨客一致钟爱的生活形态——庭院。
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诸多诗句中可以看出,以他为代表的魏晋清高文人对庭院生活情有独钟。譬如“户庭无尘土,虚室有余闲”;譬如“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再譬如”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不愿为名利之争而熙熙攘攘于天下的人们,宁愿优哉游哉地在自家庭院蛰居、或者选择幽篁、园林这些清幽之处作为自己出没之地。
如果说,家居建筑是历来文人墨客现实生活的场所,那么,庭院更多意义上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承载了他们形而上的理想。譬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陶弘景的“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汤显祖的“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无不反映了古代文艺狗们对庭院生活的难以释怀。我爱修竹、爱栽种松柏、爱与家人在一起乘凉数星星听老人讲故事,这些赏心乐事,都需要一个庭院作为平台来实现啊!
幸福公社,已经打造了这样的幸福庭院的最佳蓝本:
幸福公社是一个针对城市家庭乡村度假、田园休闲的合院社区。包括 24-85平的小合院产品,户户花园入户25-50平。配置菜地和自行车,高端养老公寓;手工艺商业街,餐饮,儿童森林幼儿园,手工艺作坊;引进数十个手工匠人非遗传人,打造一个基于手艺传承的手工旅游村落
这里文化朴实,乡村田园,每一座建筑的内外装饰,都是用当地的传统文化来重塑,采用当地的板石,木材铺装,简单而舒适。
这里的社员们共同遵守幸福《绿色公约》,喝山泉水,吃有机蔬菜,以棉麻为衣,土陶为碗,用竹木为器,以田为根,永久共建,这是社训。
这里打破了现代城市居住的牢笼,回归了院落,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平凡的乡村的生活,久违的院子、邻居;种田、织席、筑屋,一起劳动一起运动一起学习,。
这里有邻居没有孤单!是可以端着菜饭串门的友善,是可以一起在月光下摇着蒲扇,喝着茶的聊天,是彼此无所求的帮助和温暖,是孩子可以一头扎进,又一头窜出的不锁的门……
这样的庭院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乌托邦,是中国式众筹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的范本。这样幸福的庭院,想想都会让人笑出声。
从很久很久前文人雅士钟情的庭院,到如今为都市人重返乡村量身打造的幸福院儿,你难道不为之心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