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圈轰轰烈烈的被小年刷了一波,腊月二十三北方朋友刷,腊月二十四南方朋友刷。
听说这源自以前身份的差别,当官儿的要比小老百姓提前一天过小年。
宋代有说法叫“官三、民四、船家五”,简单点就是宫中、官府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屁民们二十四过,船家还要晚一天,二十五才过。但明清以来,这种当官的和屁民之间的小年区分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变了南北之争。
而我老家,小年是正月十五,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元宵节。就这,还被我媳妇鄙夷了一顿,咦,你们那居然连小年都没有。
哎,我也很无奈呀,老祖宗不过,我们这些晚辈也没办法啊!
在浙江,还没有过年,年糕就打起来了,媳妇老家也会自己家打鱼糕和肉糕。但这些我们老家都没有,年糕这种食物,我大学才见识到。鱼糕和肉糕倒是有,但都是买的,估计是从隔壁市(我媳妇那边)进口过来的。
不过杀年猪、灌香肠的环节是有的,但这个环节都大同小异,各地都有。唯一的差异在于我们老家有板罐,就是把瘦肉泥、肥肉泥、豆腐、生姜、辣椒、盐搅合到一起,捏成大芒果状。等到捏合成功,再放到太阳下面晾晒或者是放入火房熏制,这种食物,仅存于我们镇,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
印象里,唯一需要准备的,那大约就是麻糖了。
材料是米子(糯米用那种转转转的机器爆出后的成品)、红薯、糖、炒熟的花生。最大的功夫花在熬红薯糖上面,等熬制完毕,能拉成条状后,准备好抽屉,上面铺好塑料纸,将米子、花生一并放入红薯糖中,搅匀,倒入抽屉里等冷却,就大功告成啦。
这个工序时长要一整天,白天熬糖,熬到晚上放入其他材料,搅匀,冷却,最后切片放入袋中保存。
年二十九,是童年的我比较期待的,这天,奶奶一定会煮肉冻。
肉冻用的都是猪头骨,背脊骨,肩胛骨之类平时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材料。将骨头一股脑的倒入锅中,放清水,文火煮。这个过程要持续一整天,等到晚上骨肉分离,这时就需要把骨头取出去,小馋猫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边挑骨头边用筷子剔骨头上的肉吃,不亦乐乎。
最后剩下浓浓的白汤,倒出来,用瓷盆放起来冻成果冻状,晶莹剔透,切成薄片后便是一道美食。
而到了年三十吃团年饭又有了差异,听闻北方都是晚上吃年夜饭的,甚至南方还有初四过大年的习俗,但在我老家,这些都是不习俗的。
在老家,团年饭是要正中午吃的,也就是十二点这个时间点肯定还在饭桌上。反正就是叔伯几家在一起吃饭,团团圆圆,然后的然后,似乎就没有别的什么讲究了。
媳妇那边又不同,他们是早上吃团年饭,而且越早越有福气。有次在那边过年,居然八点就把团年饭给吃了,八点就吃了,就吃了,吃了,了……
媳妇那边还有个习俗,团年饭时女婿有鸡腿吃。第一次吃到鸡腿时,真是热泪盈眶啊,毕竟小时候家里从来不单独给我留鸡腿,第一次吃鸡腿居然是在丈母娘家。
后来,我更是被这种热情感动的无以复加。媳妇那边还有个习俗,贵客是要吃糖心鸡蛋的,就是红糖水,白煮蛋,猪油加一起吃。热心的丈母娘给我弄了四个,四季发财,我了个去啊,硬撑着吃完的。
其实我们老家也有类似的习俗,不过是吃荷包,而且荷包蛋不能煎老,蛋心要流质。但我从来不吃荷包蛋,据我妈的官方说法是:小时候去别人家做客,咬荷包蛋时流质鸡蛋喷了我一脸,从此我就不吃荷包蛋了。至于这个说法是否靠谱,我不得而知,反正那时小,但我不吃流质荷包蛋习惯却还真的是。
老家不吃饺子,在我印象里,从小到大吃饺子的次数两只手可以数的清楚。老家唯一的面食是汤圆,汤圆材料是用糯米浸水,一起放入石磨磨成米浆,装入盆中沉淀而成。
再在沉淀物上面放张干净的布,布上放草木灰,水分被吸走后成板结状。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出来,揉捏成团,煮着吃或者油炸吃。小时候喜欢吃油炸的,小小一个可以炸出大大的金色圆球,撒点糖,美味极了,就是要担心,下嘴不能太快,否则会把自己烫到。
而现在,老家不熬骨头汤了,不做麻糖了,不做汤圆了。往昔的那些食物,在快节奏的今天,渐渐的没有人再愿意去做这些,不就买买买么。
于是没有了这些仪式的年,渐渐的不再像是年,而是变成了另外一个购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