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一习惯:即好空发议论。每有所思,必以其兀笔述之,以恐日久遗忘。今又思之,乃近/今人大学所学之专业哉。此实关乎己之未来,故不得不思之。今欲以其不伦不类之言,见笑于大方之家矣!(师以文章以自娱)
谓之近人,乃民国之文人也:今人,乃当今之士也。旧时社会之文人,皆达官显贵名门望族之子弟,或以私资,或以公费(特指庚子赔款)以助其留洋于海外,欲思其学成归来以报效于社稷。而今之学子较之前人,已无明显等级贵胄之分,此当归当今教育普及之功。
观学子所学之专业,无外乎理工文史之类。观之今人,皆唯利是从,故学理工者甚:反观近人,多以文理兼修为之追求,故其学术多能贯通一气,博而多专。愚以为学子选专业之初衷,无外有二:一曰为博取一头衔以作今后名利之资;二曰为追求纯学术而习之。前者谓之现实之功利主义,后者谓之纯美之理想主义。
应该说,这两者的初衷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它们完全是由个人的观念或追求不同造成的。但是,这也是两种极端,前者太过于现实,他们一味追求功利而最后便会导致他们迷失本性,误入歧途:后者又太过于理想,他们只顾自己在理想国作思想的遨游,却不曾考虑脱离了现实的纯理想主义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个道理。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契合点了。
那么,这个最佳契合点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举一个例子以窥全豹:在20世纪初,有一批留学生(罗家伦、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杨步伟、冯友兰等)都不约而同的在柏林大学留学,他们志同道合,且对知识有广泛的兴趣,可以说没有特定的专业,兴趣即专业。他们当中有的可能先学物理、数学、化工,后又转而改攻历史,哲学,语言学,佛学等枚不胜数。但等他们学成归来,大多都以一门特别突出的专业为主并最终在其领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陈寅恪和傅斯年在史学,赵元任在语言学,冯友兰在哲学等等都能成其伟业。
因此,我认为这个契合点就是专业要先博而后专,即先广泛涉猎于自己的兴趣领域以达到广博的程度,然后再将自己的特长发挥的更长,最好达到精深。那么,在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以此来实现就业应该不成问题,问题就在于如何业有所成。而个人的心态就是关键了,对待工作如对待学习一样,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过于满足现状。只有想得开、放得下,以一颗平常心来应对非凡事才能荆棘无阻,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