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常态
自古以来,子女都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像古代的儿郎更是肩负着家族使命,国家兴亡。我们这一代自然也不例外。进入社会主义,不再像古代那样了。但是即使再普通的我们,父母也希望我们能够努力努力再努力,即便不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也希望能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子女时能给自己长长面子。这些事情其实无可厚非。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自小,因为家庭贫穷,父母就告诉我上学是唯一的出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为女孩子,看着父母的艰辛,很想跟他们分担,唯有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飞出上沟沟里的金凤凰。无奈资质平庸,每日都拼足了劲儿的学习。在高中之前学习都名列前茅,到了高中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怎么努力却也只做到了班级中上游的水平。这样的成绩要想考到好的学校无疑是黄粱美梦。眼看着快要高考,父母比我还要急切,一张张的试卷,一次比一次考的还差。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不会再出钱让你补习,只会觉得你不够努力。他们一直崇尚“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其实我内心的急切不比他们少,除此之外我还有浓浓的挫败感和对父母无比沉重的愧疚感。五味陈杂压的我更是成绩越发止步不前。一直以来父母都告诉我:“砸锅卖铁都要供你读书。”因此父母的心情我无比谅解。所以对此我不会去怨恨父母的怒火。
让我最深有体会的是母亲每次跟父亲吵完架跟我们说的话。很经常说的话。说经常是因为记忆当中父母之间吵架简直是比一日三餐还普通的事情。母亲平日里也会告诉我:“你要好好学习,不要像我一样没文化,可怜一辈子。”其实我们一个村的家庭情况大都是类似。母亲将她的可怜归咎于外公的包办婚姻和父亲对他的极度不体贴,当然更少不了农村里常见的婆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母亲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她想要的,但是按照母亲的话开始是因为开始是因为外公妥协,后来就是为了我妥协了。有时我不听母亲的话或是令母亲不满意时母亲会无比愤怒的跟我说:“当初要不是因为你跟你哥,我现在能过的这么可怜吗?”各位看官朋友,这句话有没有很熟悉?
无独有偶,我的发小的母亲跟我的母亲一样,过着同样凄惨的生活,当然她把今日的生活归结于当初有了孩子,为了发小所以才撑了下来。以至于今天生活过的多么多么不堪,责怪发小没能出息没能给她更好的生活。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人们从来都习惯于跳过自己而将责任推向其他因素
究其原因,首先,中国的封建制度,人人都有奴性,尤其是地位一直不甚高的女性。现代社会早就提倡男女平等,而女性做为远古至今一直的弱势群体,自己早就把自己定位了必须依靠男人生存。因此女性确实思想还不足够现代。因此,女性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习惯了小时候依赖父母,长大了依赖丈夫。而且这种依赖再加上大众的认可更是让女人觉得理所当然了。 其次,自古以来, 子女一直是被作为生命的延续,更延续到了自己的理想都能得以延续。 就拿如今日日头条的爽妹子来说吧,实际上爽妹子的演艺之路同其母亲个人的演员梦不无关系,爽妈就是典型的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在很多的中国家庭中,父母用自己的养育之恩用自己今日的不幸婚姻来绑架着自己的子女,怒其不争,更有甚者还要去用生死搅合子女未来的人生路。他们用自己所谓的艰辛和不幸来控制子女。他们告诉子女他们为了子女是做了多么大的牺牲,受了多大的委屈。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委屈令子女一直愧疚不安。而他们可知子女在他们失败的婚姻中又得到了些什么呢?
就拿我自己来说,父母的失败婚姻,让我对婚姻对男性极度缺乏安全感。自小在家庭的硝烟中长大,因此到了如今我谈了好几段感情,最终都无疾而终。究其原因,我认为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是怀疑猜忌对方,对自己极度自卑不自信。讨厌人际交往,性格敏感内向。而这所有的一切跟我自小没有温暖的家庭有极大的关系。母亲整日都在凄惨的黑暗暗中度过,一生都在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后悔痛苦中度过,她又怎么能持续地将阳光与温暖带给我呢?
不良家庭关系有诸多危害
有很多研究表明,不良家庭关系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现偏激、固执、多疑、自卑、胆小等特征。而且青少年犯罪也与家庭暴力有很大的关系。还及其容易出现心理抑郁。据多项研究表明这些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出现儿童问题的概率甚至大于离异家庭出现问题儿童的概率。
当然,我不否认女性的功劳,很多女性会说我确确实实是因为孩子才勉强维持婚姻生活的。然而看到孩子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当中长大后的种种弊端后,你还敢说自己是百分之一百的爱着孩子为了孩子的吗?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写过的一句话:对自己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彼此恩爱。
所以,天下的父母们,当你婚姻不幸时,最好多方权衡,婚姻是自己的,孩子只会陪伴你人生的一小段路程。美满的婚姻和一生的伴侣才是必须的追求。为了你们自己的幸福,也为了儿女今后更好的成长,求求你们还是离婚吧,不要再让我们为你们不幸的婚姻背黑锅了,毕竟这样家庭下的我们过的也并不那么地幸福。